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锡林郭勒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锡林郭勒:让草原上的“最后—公里”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越来越多的“党员中心户”成为带领牧目致富示范中心。通过“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各类协会、合作社,使广大牧目发展生产的合力增强,把分散的牧业生产经营与统一的市场对接起来,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如今,“党员中心户”成为培养锻炼牧区基层干部的重要平台,拓宽了党组织发现牧区人才的视野和渠道。青格勒图,曾经的“党员中心户”,如今的额吉淖尔镇镇长助理。像青格勒图一样,锡盟加强重点培养,注重将优秀的“党员中心户”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培养成嘎查干部,选拔为苏木镇后备干部,形成良好导向。近3年,703名“党员中心户”先后当选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844人进人嘎查“两委”班子。

  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狄瑞珍说:“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双服务’上下延伸和‘党员中心户’推广提升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按照要求,这几年我们一抓创建,探索符合牧区特点的工作模式;二抓推广,确保工作有效覆盖;三抓提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

  锡盟草原牧区“党员中心户”工作源于基层实践,符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牧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以服务凝聚党心目心,推动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一抓到底,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正因为“党员中心户”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的显著作为,锡林郭勒草原才将更加繁荣美丽、和谐文明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党群活动经常化、牧业生产组织化、牧区管理网格化、牧民服务—体化———“党员中心户十协会”的模式让吉祥草原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锡盟不断创新“党员中心户”服务载体,根据牧业生产特点,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协会”的工作模式,优先给予“党员中心户”政策、资金、项目、技术扶持,支持他们领办创办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带领牧户搞好牧业生产,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全锡盟由“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参与人股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0多个(其中协会380多个),辐射带动7900多牧户。

  近年来,西乌旗围绕牧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把“双服务”工作向嘎查和“党员中心户”延伸,探索出了“党员中心户+协会”工作模式,通过“党员中心户”组织牧目领办创办合作社、协会,为实现党群活动经常化、牧业生产组织化、牧区管理网格化、牧目服务一体化的目标,铺展了途径。

  该旗巴彦胡舒苏木温都来嘎查牧目伊拉塔是“党员中心户”,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为提高畜群的附加值,增加嘎查牧目收人,伊拉塔带头创办了“伊力奇牛羊育肥专业协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协会会员增加到55户,2013年协会出售风干牛肉2500公斤,会员户均收获纯利润1万元。

  玛·苏乙拉图是西乌旗吉仁高勒镇呼格吉勒图嘎查“党员中心户”。为实现嘎查牧目持续增收,他积极响应旗里的号召,带领网格内牧目成立了协会,通过推行“党员中心户+协会”工作模式,走共同致富道路。

  如今,他联系服务区域内的25户牧户全部加人了“额博乌羊选育协会”,目前,协会会员达到39户,占嘎查牧户总数的36%,协会固定资产达到376万元。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嘎查牧目人均纯收人达到16450元,实现了牧目增收与草原增绿的“双赢”。

  为鼓励“党员中心户”领办协会,今年,西乌旗制定出台《“党员中心户”领办创办牧区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办法》,对“党员中心户”领办协会的,协调办理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并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产业发展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目前,西乌旗有365户“党员中心户”,其中领办创办的协会(合作社)有81个,占全旗协会(合作社)总数的38%,278个“党员中心户”人股参与协会(合作社),占“党员中心户”总数的76%,辐射带动牧户1854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千人齐练健身气功
首府街头春意正浓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