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阿左旗流浪狗事件期待理性声音
内蒙古新闻网  14-04-29 09:23 打印本页 来源: 中新网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流浪狗事件,正期待各方对此事的理性声音。即:谁能给流浪狗安一个家。

  23日23时12分,有网友贴出照片爆料称:内蒙古阿拉善阿左旗北大门垃圾场附近大坑有很多流浪狗涉嫌被当地相关部门活埋,并称有爱狗人士已救出20多只小狗。

  对于这样一条关乎“动物生命”的消息,多家媒体在此之后进行了持续报道,跟进参与的网民们纷纷在网络及社交平台上展开讨论。

  但迄今为止,在这些舆论的声浪中,一个显然被忽视的因素“谁能给流浪狗安一个家”“如何杜绝流浪狗的发生”这样的思考,显得“落落寡欢”。

  在网民不断追问真相、谴责当地官方的背景下,27日阿左旗城市管理局对此事进行回应称,将出台地方犬类管理办法。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制定,绝非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制定出来。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对于阿左旗这样的说法,几乎所有民众都支持出台地方犬类管理办法,并乐见其成。

  也有民众认为,对这一事件应该追根溯源进行梳理,找出核心的问题才是关键。

  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在内蒙古多地,养狗似乎成为一种时髦,但因诸多原因,部分养狗者最终抛弃了他们心爱的“宠物狗”,致使其流入城市中的各个角落,有的狗因生病而亡,有的狗变成车轮下的“牺牲品”,而另一些流浪狗则将“利爪”伸向年幼的孩童,成为市民们躲之不及的“凶神恶煞”。

  毋庸置疑,关于流浪狗的“安家落户”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为众多市民“心中无法言说的痛”,但如何管理流浪狗,减少其伤人概率,避免此类事情一再发生,无论官方亦或民间均未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内蒙古市民王强表示,平心而论阿左旗发生的“流浪狗”事件,尽管城市管理部门在对这些流浪狗的“处置”方面有粗暴之嫌,但更重要的问题则应追问这些狗是如何变成流浪狗,对这些流浪狗能否减少、再减少,甚至他建议政府部门应出台限制在城里养狗的法规。

  内蒙古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红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追根溯源,流浪狗的频现与当下一些人盲目养宠物狗有关。

  陈红艳称:一些人养宠物只是心血来潮,其并没有将狗置于“生命的高度”进行爱护,最终或因宠物生病、或因家人怀孕、或因乔迁新居等原因,使得原本“手心里的宝”无奈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是养宠物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流浪狗频现的根源。”

  陈红艳同时指出,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在管理这些“宠物”时要理性,亦应将其置于“生命的高度”进行管理。她建议,官方应实行更严谨、更规范的养狗登记制度,并定期为其打疫苗,加强各方管理,这样才能不至于让类似的事情再次上演。(李爱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春到尼尔基
生态杏花节开幕
桃花源里说廉政
高高兴兴卖余粮
内蒙古:大规模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千人齐练健身气功
首府街头春意正浓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