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呼和浩特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越来越火热。因为使用频率高,呼和浩特的公共自行车近期出现车辆少、租用难的问题。4月16日起,首府暂停办理公共自行车IC卡,这让不少市民有点烦恼。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和部分公共自行车站点,对公共自行车相关使用情况进行了采访,并为市民整理出公共自行车与公交车相结合的使用攻略。

整齐摆放的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迎来使用高峰
自从2013年10月1日公共自行车在首府亮相以来,已经走过7个月的时间,目前120个站点全部投入使用,5100辆自行车日租借次数6万-7万次,平均每辆自行车日均使用7.5次。据预测,随着天气转暖,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调度员白杨介绍,首府所有公共自行车站点中,赛罕区政府、海亮广场、锅炉厂、皮革厂、观音庙、通达南站、呼运小区、疾控中心、凯德购物中心、水上公园、内蒙古疾控中心、新希望家园、五塔寺、人和小区、呼铁佳园、市城发供热等站点的使用率较高。“这些站点当中,每个站点的锁桩在30个左右,但是管理员下架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在60-70辆之间。”白杨说。
二期项目已经开工
4月16日,市民发现在利民街口和新建街口的两个自行车售卡点都贴出停止售卡的通告。这让很多还没有办理公共自行车IC卡的市民感到不便。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觉得骑公共自行车出行很方便。这不,前几天我刚办理了一张公共自行车IC卡,今天我准备再给我母亲办一张,身份证都带来了,没想到居然停止售卡了。”4月16日下午,在新建街口的售卡点,刘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5月7日,记者见到了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翊华,他说:“其实停止售卡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毕竟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车和IC卡的数量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如果继续售卡,就会出现有卡无车的情况。从4月中旬至今,每天我们都会接到不少电话咨询停止售卡情况。我们知道,市民可能是担心以后无法享受到公共自行车的便利。还有些办理了IC卡的市民则担心,首府的公共自行车会出现站点荒废、自行车不知去向的情况。其实,市民完全不必担心,我市的公共自行车运营是由政府出资的一项惠民举措,所以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据了解,鉴于目前首府公共自行车使用火爆的情况,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已经开始,目前210个站点的选址工作已经完成。据了解,二期工程结束后,全市的330个站点将覆盖西至糖厂路,北至北二环,南至金桥阿拉坦大街,冬至敕勒川大街的首府建成区。
部分自行车进入保养期
最近,不少市民抱怨,经常遇到租不到自行车、换车时遇到锁桩不够或者站点无法使用等情况。5月7日,记者在金桥开发区的内蒙古工商局站点看到,这里的站点贴着“暂停使用”的通告,站点员告诉记者,由于电路出现问题,这个站点目前不能租还车。5月8日,记者在赛罕区政府站点、内蒙古医院站点、观音寺站点、海亮广场站点等10个站点都看到锁桩全满的情况,站点员不得不将大量的自行车从锁桩上取下来然后用链锁锁在一旁,以便让市民还车。
针对这个问题,宋翊华称,去年年底5100辆自行车全部上架以来,已经过了近5个月,一些自行车必须进行首次保养。他说:“尤其是我们首批面市的轴传动自行车,都已经使用了7个月,闸线、传动轴都需要保养。最近,我们的维修人员分批分期地为300多辆轴传动自行车进行检修和保养,这导致上架的自行车数量可能会有所不足,我们希望市民能够理解。”宋经理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他们发现轴传动自行车的零部件需要经常保养,所以二期投入的自行车将以链条式为主。
首辆丢失的公共自行车找到了
2013年12月呼市市民杨先生从东影南路附近的敬业学校租了一辆公共自行车到了名都中央广场的租车站点,还车时由于操作失误,自行车未能完全锁在锁桩上,后导致自行车丢失。
5月7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城环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丢失的自行车已经于2月7日找到了。该公司运营部部长樊丽华称,2月7日后台工作人员发现这辆编号为133028的自行车在融侨海鲜市场站点自动上架了。“可能是骑走自行车的人或者好心市民将自行车推上了锁桩,在没有卡的情况下,自行车在锁桩上超过90秒就会自动上架。由于自行车丢失没有超过3个月,所以杨先生不需要赔偿了。”樊丽说。
“其实,大多数市民还是很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去年年底有段时间,自行车被人为破坏比较严重,经过媒体的报道后,人为破坏现象基本消失。目前的损坏现象都属于正常磨损范畴,偶尔也会因为站点管理员的疏漏出现自行车丢失的情况,但是都会很快找到。监控录像显示,这些丢失的自行车都是被爱心市民推到站点或者锁桩上的。”该公司经理宋翊华说。
出行方式可以更灵活
“自打公共自行车问世以来,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但最近我发现,将公共自行车和公交车相结合使用,更方便。”家住玉泉区的刘先生这样说道。
5月4日,刘先生和朋友一起到呼和浩特市房管局办事,事情还没办完,朋友就有事先走了。这让没有代步工具的刘先生遇到了难题,“我发现每天到这里办事的人特别多,可是这里只有两趟公交车,途经这里的出租车又比较少。”刘先生等待了半个小时后,还是没有等到出租车。
后来,他看到房管局门口有公共自行车站点,顿时喜笑颜开。原来4月初刘先生的儿子办理了公共自行车IC卡,刘先生偶尔也会使用一下。他说:“那天我身上正好带着卡,没想到房管局门口居然有站点。于是我租了一辆自行车骑到润宇装饰城附近换乘公交车回了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市民为了出行便利,常常将公共自行车与公交车结合起来使用,先乘坐公交车到公共自行车站点,再换骑公共自行车到达目的地;或是先骑行公共自行车到公交车站点附近,然后再换乘公交车。为此,本报记者特意走访了首府市民出行较为集中的几处公共场所,并将周围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与公交车线路进行整理,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