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尽责圆梦·草原儿女赞】刘春宝:客车安全大如天
 

  ——记呼铁局集宁机务段呼和运用车间客车队指导司机 刘春宝

  2013年7月1日8时,呼和浩特铁路局首趟时速160公里的呼包城际列车T6305次从呼和浩特站缓缓开出。添乘的刘春宝双眼通红,嗓音沙哑,但他执行标准化作业却一点儿都不走样,一会儿盯看信号,一会儿提示操纵要领……90分钟后,列车稳稳地停靠在包头站,实现了草原铁路的“提速梦”。

  在刘春宝心里,客车安全大如天。作为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刘春宝无比欣喜和自豪。

  刘春宝今年47岁,进入铁路26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客车乘务工作最前沿,先后经历了蒸汽、内燃、电力三代牵引动力变革,累计值乘2580趟,安全走行100多万公里,曾荣获全国铁路技术能手、“感动呼铁·2013年度人物”等诸多称号。

  “笨鸟先飞”是刘春宝的座右铭。近年来,面对牵引机型变换、新线开通提速等一次次挑战,刘春宝凭着艰苦的付出和超人的毅力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

  2011年夏天,集宁机务段客车牵引机型由内燃转为电力。为了尽快掌握SS3型电力机车的结构性能和操纵技能,刘春宝一头扎在机车上,废寝忘食地对照书本查部件,不厌其烦地缠着货车司机问窍门。有时为了弄懂一个电器原理,他在机车里一窝就是两三个小时,经常在休息时专门跑到师傅家中请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操纵要领,成了段里驾驶客运电力机车的第一人,并于2012年被任命为客运车队指导司机。

  2013年初,呼和浩特铁路局作出了开行每小时160公里特快列车的战略部署。6月上旬,有着20多年行车经验的刘春宝受命前往沈阳机务段,学习SS9型电力机车运用技术。时间紧任务重,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理论要点、查看电器线路、分析常见故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短短7天,SS9型电力机车的构造原理、常见故障处理和操纵要领就被刘春宝和其他3名业务尖子熟练掌握,这让沈阳局的同行们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从沈阳归来,刘春宝不仅成了城际列车开行各项试验的探路者,也成了乘务员培训的实作老师,每天往返呼包间30多趟,有时在车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个月的时间里,刘春宝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只在家睡了两个晚上。眼睛熬红了,嘴唇干裂了,人也消瘦了,但呕心沥血制定的6项安全卡控措施、16条操纵要点和23个应急处理预案,却成了15班客车乘务员的“行车宝典”。

  几十年来,刘春宝不仅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还练就了一双洞察隐患的“火眼金睛”。一次,刘春宝在检查柴油机动力间时,感觉内部温度异常,他立刻意识到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经过仔细检查,果然发现柴油机高压油管出现裂纹,柴油正一点点往外渗。他急忙进行了妥善处理,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

  今年春运期间,刘春宝在添乘T6305次列车途中,发现风泵打风时总风缸压力表无显示。凭着多年的行车经验,他判断是列车风源净化系统出现故障,如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机破。他立即甩掉列车风源净化器,并在列车到站后经过认真检查,确认是风源排污电磁阀犯卡所致。

  参加工作以来,刘春宝共防止各类行车事故80余起,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机车安全守护神”。(记者 红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G7京新高速隧道建...
毕业生服装设计作...
呼和浩特市85名交...
感受侏罗纪时代
牧民加入微信圈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飞越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释放压力 迎战高考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