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乌兰章古嘎查牧民斯钦图刚把新买的“夏利”轿车接回家,就迫不急待地试驾起来。去年,从苏木到嘎查9.8公里的油路修通后,越来越多的牧民拥有了轿车,穿梭在油路上的各式各样汽车,成为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嘎查长玉山介绍,乌兰章古肉牛存栏1400多头、羊1.2万只,约200户牧民从事蛋鸡饲养,可从嘎查到苏木这段崎岖的土路,是致富的“拦路虎”:种子、化肥很难运进来,牛羊和鸡蛋不好卖出去,有时1车鸡蛋在雨后泥泞的土路上翻了车,一下子就损失2万多元。
养牛大户孙军卖牛,要拉到25公里外的长胜牲畜交易市场,1车牛光运费就需200多元,而且客商价压得厉害,根本卖不上好价钱。“过去出门找市场,现在客商不请自来!”孙军算了一笔细账:与通路前相比,肉羊每斤多卖0.5元,每头牛平均多卖300元,玉米每斤多卖3分钱;建圈舍的费用也在下降,1方沙子下降了15元,1块砖下降了3分钱,盖个100平方米的牛圈,光建筑材料成本,就能省出3000元。
让孙军感受最深的是,经过嘎查的车辆多了。高峰时,每天有30多辆货车源源不断地把嘎查的牛羊、鸡蛋、河鱼运送到外面的市场。
响水玉瀑电站,一直是玉山想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个1000亩的水面,每年产花白鲢鱼200万斤,电站旁边还有康熙私访时留下的摩崖石刻。今年,该嘎查引进客商投资700万元,承包了水面和周围的1万亩草场,准备把该嘎查打造成一个蒙古族风情旅游景区。眼下,普山寺景点马上就要动工建设,蒙古大营、赛马场等项目正在筹建中。玉山说,通了油路,就不愁游客上门!(记者 徐永升 通讯员 平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