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最少接访400个农村的案子,自己能解决的一定不往上面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信访局信访员张霞一贯的工作准则。让农民少跑路、少费周折办事是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记者近日在杭锦后旗信访大厅分管乡镇的接待室里看到,沙海镇友爱村一对夫妇赠予信访接待员张霞的、写着“弱者守护神”的锦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霞已在信访部门工作满5年,负责全旗9个镇1个农场的上访群众接待工作。谈起5年的工作,“要说有什么经验的话,就是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下来,然后去实地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该协调的协调,该向领导反映的就写建议。对于群众诉求合理的,及时给予解决;如果遇到不合理的,就给他讲清楚政策和法律,然后做思想疏导工作。”张霞说的朴实却耐人寻味。
张霞说,第一次接待信访群众,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2009年,二道桥镇赵某承包他人土地合同到期,对方要地赵某不给,两家人为此事还闹上法庭。法院把地判给了土地所有者,赵某就和法院纠缠不休。张霞找到赵某说:“闹事解决不了问题,还影响法院工作,有什么事和我说说,我帮你解决。”
于是,赵某跟着张霞来到信访局,张霞了解到赵某家从甘肃搬来没有土地,当地村民不再承包土地给他,一家人生活困难。当得知赵某的大儿子在陕西美院上学的消息后,张霞去教育局协调,教育局每年给其救助2500元。然后,张霞又与镇政府协商给赵某包了点地。每年春天,张霞都会自掏腰包给赵某1000元让他们种地用。在张霞的帮助下,现在赵某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明显好转。
张霞的丈夫有病在身,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丈夫,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说:“我丈夫生病期间,单位和政府给我很多帮助,我很感激,这也坚定了我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信念。我要努力把上访群众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记者 白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