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至此,呼和浩特楼市放开限购,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放开限购的城市。
房价“只涨未跌”
2011年3月31日,呼和浩特正式出台楼市限购令:对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政策同时规定《呼包鄂城市群规划(2010-2020)》范围内的居民在本市市区购房享受本市居民的政策。
限购后,呼市房价两年番一翻。2009年年底,王晓的父母在鸿博雅园为他买了一套95平方米的婚房,当时总价25万元。2年后,因为工作调动,他想卖了这套房。去房产中介咨询发现,房价一路飚升,已经涨到均价5000元/平方米。
在限购令“疑云”笼罩之下,众多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销售态势已由限购令传出初期的“抢购”转变成浓厚的观望情绪,购房者期待房价回调。
呼市房地产开发商吕为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说:“2012年,经过此前热销,大部分房企的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不再急于出货。这不仅造成未来的推盘节奏放缓,也使得房地产项目不会重拾‘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
而事实是,“限购令”实施2年仍未撼动房价。据记者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呼市许多手续不全且是期房的楼盘,起价都在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而在黄金地段,五证齐全的楼盘均价已上了七八千元。
“限购令形同虚设,房价不会再降。”购房者和售房者的观点达成统一。
住宅去化周期排在35城之首
吕为说,事实上房价是明涨暗跌。2011年,销售价格基本上没有打折的余地,但是2012年却是都有得“商量”,真正按实价卖出去的没有几套,而卖出去的基本上都是存量房。
据悉,截至2012年8月底,呼和浩特共有存量房235.3万平方米。截至2013年8月底,呼和浩特待售商品房面积为153.83万平方米,其中待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为137.39万平方米。而到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住宅去化周期高达37个月,排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首。
截至2014年3月底,呼和浩特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52.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68.26%。其中待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225.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71.27%。根据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历年来累积的可售房源131959套,可售面积18031370平方米。如何消化这数量庞大的在售房源是目前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主要面临的问题。
此前,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苏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今年首府预计新开工房屋面积为600万平方米,全年将有4800万平方米在建规模。从可售房屋情况看,目前呼和浩特市可售房屋面积为2086.74万平方米,消化这部分房屋需要4~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