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建设进行时】
打通“经脉”内外兼修
行政“瘦身”活跃主体
一年多来,在培育外贸市场上,我区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外贸营销渠道、搭建新型国际商务平台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市场发展。
“出去进来”走高端
在突出高质量“引进来”和高层次“走出去”的外贸战略中,着力推进进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着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鼓励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重点扶持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等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力促进电子电器、重型汽车、稀土深加工、生物制药、有色金属加工、专用机械等优势产业向出口基地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实现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提升,提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着力推动边境贸易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边境贸易转移支付资金的有关政策措施,支持边境贸易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发展空间;积极引导服务贸易发展,积极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品,巩固运输、旅游和建筑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推进蒙医药、文化艺术、蒙餐、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体育等特色服务出口,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会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传媒、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着力扩大外资规模,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将利用外资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结合,重点鼓励外商投资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外资进入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领域;着力推进口岸培优工程,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为重点,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以甘其毛都和策克口岸为重点,加快推进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建设,以呼和浩特航空口岸为重点,加快空港物流中心建设,以包头、巴彦淖尔、通辽为重点,加快陆港物流园区建设。
活跃市场主体
活跃市场经济的根本在于活跃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就越强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简政放权成为我区打造内部市场的突破口。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1日,我区实行了新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和前置审批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过去,法律规定成立公司注册资本要达到3万元到500万元甚至更高,改革后,除金融行业外,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社会上形象地称之为“零资本”注册。新的登记制度实施后效果非常明显,仅半个月时间,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万户,同比增长48%。前置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方便企业更快捷地进入市场,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在市场管理方面,我区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类型企业发展,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大型流通企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先发展;鼓励先进产业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企业,做到全程服务;指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指导新型企业申请注册商标。
畅通物流“大动脉”
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打通各类市场,让有形物资和无形物资运转的“大动脉”。在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方面,我区加强顶层设计,努力破除区域物流一体化的障碍和瓶颈,实行区域物流“无缝对接”,致力于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以区域物流一体化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据来自内蒙古商务和口岸工作会议上的信息,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盟市争取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示范工程建设,以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为主构建马铃薯冷链体系;以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巴彦淖尔为主构建冷凉蔬菜冷链体系。今年还将着力引导农产品批发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改善配套设施,重点支持部分贫困旗县改善流通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在提升市场消费信心方面,自治区着力于积极引导合法诚信经营,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对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始终保持对传销的打击力度,规范直销,继续完善打击传销的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广告市场监管,进一步开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完善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以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为重点,农村市场为重点监管区域,违法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为主要查处行为,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继续扩大城乡12315维权网络覆盖面,畅通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提高消费纠纷和维权申诉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能力。(记者 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