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癌症2年,仍然坚守工作岗位……
空中飘着细雨,夏日的早晨,微微有些凉意。
早晨8点,我们到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汽车站时,正碰上县公安局交通派出所所长杨海泉在巡查。1米77的他身着警服,走路昂首阔步,49岁了,依然英姿飒爽。
可别小瞧了杨海泉每天的例行工作,不仅关乎站内运营秩序,更关乎旅客人身安全。今年农历二月十九,一辆客车倒车时刮倒了一位旅客,杨海泉在后面拼命地招手喊停,那位旅客才得以从车底下爬出来。当天正好有庙会,有人说杨海泉救人积了德,观音菩萨一定会保佑他。是啊,一个重病在身依然坚守岗位的人,有谁会舍得让他离开呢?
两年前的春天,杨海泉被确诊得了直肠癌。妻子觉得天一下子塌了,整天背地里哭。杨海泉看着妻子红肿的眼睛,反过来安慰她:“既然得了病了,就治呗,治不好,那是老天爷的意思。”手术出院后两天,杨海泉便上班了。他说:“工作就是最好的治疗。”
上班3天后,S212省道修到五原县东环路,因对土地补偿不满,30多位居民出来阻拦施工。杨海泉带领民警与交通局的同志一起赶到现场,全面了解事发原因及群众诉求,引导他们走正当途径;然后又找施工方负责人,敦促他们尽快与居民沟通,解决问题。飞扬的尘土中,杨海泉连续做了5个小时工作,口干舌燥。此后的20多天,杨海泉一直拖着病体在双方之间奔走,直到居民拿到满意的补偿款。
去年底,五原县二运汽车站搬迁合并,有两个车主因为争抢客源冲突不断,甚至互相堵路不让发车。杨海泉积极调处矛盾,及时向县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张玺汇报,并建议向县党委、政府报送情况。张玺指着手机里的信息,对杨海泉大加赞赏:“他工作认真负责,讲究方法,知道防患于未然。”为保证运营秩序,今年春节期间,杨海泉干脆就住在了汽车站警务室。他天天磨嘴皮子,一连3个多月,直到客运公司调整了发车时间,两个车主之间的恩怨才算了结。杨海泉一次次出现在纠纷最激烈的地方,从没畏惧退缩过,更没抱怨过。“换成一般人,早撂下工作治病去了。”五原县交通局副局长王再新说。
2012年8月,杨海泉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到肝脏,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我打通了电话不敢提这事,倒是他在那头先笑了,说‘这下麻烦了,转移到肝脏了———回去你们给我开个追悼会得了。’”杨海泉的乐观,竟让问候他的五原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张国祥一时语塞。
面对病痛,杨海泉格外坚强与坦然。很多病友一见到化疗仪器就呕吐不止,路也走不了。但杨海泉总是面不改色,于是人们就带着钦佩的表情猜度:“这家伙准是个警察!”杨海泉化疗结束出院时,瘦了10公斤,医生一再叮嘱他要休息静养。但没过多久,他又坚持回到了工作第一线。
杨海泉生病期间,到家里看望他的亲友、同事有三四百人。在妻子樊文莲眼里,杨海泉最大的优点是重情义。“我在包头成人大学进修时,他每次去看我,都叫上同宿舍的姐妹一起吃饭。后来他病了,那些姐妹从各地跑来看他。”虽是萍水相逢,但真情却可以温暖以后的人生。
妻子总为他的身体担惊受怕,杨海泉觉得亏欠她的够多了,常常凝视着她鬓角的白发,满脸愧疚。“年轻时当刑警,大年三十晚上在单位是常有的事儿,家里啥也顾不上。现在知道体贴人了,帮我做家务,连拖布也不让我拿了。”温柔贤惠的樊文莲忍不住感慨。
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杨海泉始终面带微笑,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即便谈及疾病,也不回避。君子厚德载物,人生最大的庇佑来源于自己。
杨海泉的手机里,保存着在医院走廊上照的治病食谱。“每天5点多起床,自己把西兰花、胡萝卜、香菇、红薯等各种蔬菜蒸上,荞面、豌豆面轮换着吃,难以下咽的麦麸饼他也能吃,都快成养生专家了。现在饭量正常了,体重也增加了。”妻子说着,欣慰地笑了。手术切掉了23厘米肠子,剩下的基本是直的。每顿饭后,他得不停地走动,刺激肠子蠕动,促进消化。以前三四十分钟就得上趟厕所,现在可以坚持两个钟头了。
杨海泉从事公安工作29年,立过三等功,获奖无数。十几年前,他任西环路派出所第一任所长时,曾跑上跑下争取资金和地皮,建起3层办公楼,派出所被评为全县首个二级达标派出所。“也就杨海泉能盖起楼来,换别人谁也办不到。”论起杨海泉的工作能力,与他共过事的人没有一个不服的。如今他身染沉疴,仍不愿离开工作岗位。巴彦淖尔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吴铁城了解杨海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称赞他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先进楷模,号召全体民警向他学习。杨海泉却认为这很平常,“就是本职工作而已。这帮弟兄处处照顾我,我能干点儿就干点儿,不能添麻烦。”
比起刑警的没日没夜,行业派出所工作毕竟有规律,清闲不少。杨海泉觉得,能这样工作就是幸福。
点评
人生充满变数。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都始终抱有一种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态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论卑微者,还是伟大者,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即便是一颗小星星,也要在浩瀚的夜空中,努力秀出璀璨。展示自我,造福他人与社会,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记者 陈春艳 通讯员 周恩立 韩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