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萨力巴乡白土营子村11组村民鲁晓军,用金融扶贫贴息贷款,从山东购进小尾寒羊基础母羊20余只,其中1只他称为“小山东”的母羊,1年生了6只健康活泼的羔羊。她兴奋地说:“看看,这是第二胎的仨羔,一年6个羔了,我家的‘小山东’超生啦!”
据当地畜牧技术人员介绍,正常情况下,1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1年2胎,1胎生2至3只羔,存活2只左右,平均1只母羊1年生育存活3.8只羔羊。
说起金融扶贫的好处,鲁晓军如数家珍:“一是能借到钱了,扶贫办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解决了购买基础母羊和盖圈舍的资金。二是利息低,国家有贴息的好政策,借的钱利息还不到3厘。三是不欠人情了,过去哪怕是借高利贷,还得到处磕头跪炉子的,现在3家联保就能借,我就借了5万元。四是确实赚钱,卖1只母羊当年就能还本,第二年就是纯挣。”
“就拿1只羊来说,你给算算咋赚钱的?”记者问。
“买个大头羔子(母羊)是860元,饲草料500元足够了,保仨羔不成问题,育肥1个200元,仨是600元,860元加500元加600元,一共是1960元,算上贷款利息大数就2000元吧,这是支出。收入呢,出栏1个育肥羔,按现在的价儿至少得800元呀,三八就是2400元,刨去2000元的支出,剩下啥了?一个母羊和400元呗!”高中毕业的鲁晓军显然胸有成竹。
“你现在有多少只羊?”“200多只。”
“你这1年的纯收入靠养羊就能达到20万?”鲁晓军回头瞥了丈夫一眼:“说20万中不?”又很快扭回头,“中,那咋不中?政府这么支持咱们老百姓致富,精心指导还提供养殖技术,咱们还能撒谎?”(记者 范德荣 通讯员 梁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