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山区先锋道哈达社区呼得木林大街1号、2号街坊曾是包头市最大的楼宇棚户区。年初顺利完成征拆后,1813户居民临时安置在47个社区居住。
怎样才能解决好搬迁群众的所需、所急、所难?
“只有后续跟踪服务做好了,才能真正把棚户区改造这项民心工程做好。”先锋道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云晓燕这样认为。按照“居民入住到哪,党组织就延伸到哪,为民服务就传递到哪”的思路,哈达社区摸索出“一格四员”的追踪服务格局:将搬迁群众划分为13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凝心管理员、倾心服务员、连心信息员、爱心传递员”,居民所需的各种服务都有专人办理。
来到哈云山老人家,一张“连心卡”放在醒目的地方,“用的时候非常方便,有困难,一拨电话准有人管!”他露出满意的微笑。“连心卡”上注明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四员”及社区的联系方式。这样的“连心卡”,搬迁居民户户都有。
据介绍,网格中的凝心管理员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威信较高的党员担任,负责做好各类政策宣传,开展党员服务;倾心服务员由社区主任或社工担任,负责做好各项政策的执行,根据居民需求实施综合性社区服务;连心信息员由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或党员担任,负责做好网格内民情信息的收集,定期向党组织反馈意见和建议;爱心传递员由社区在职党员和志愿者担任,主要负责开展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哈达社区还与兄弟社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书,进一步明确双方在服务搬迁群众、帮扶弱势群体等方面的职责。
在哈云山家,记者碰到张耀忠、曹明德老人。拆迁后,3位老人最关注的是正在盖的新楼。有几个施工队进驻?建筑材料用什么品牌?工程进展怎样?张耀忠老人没有不知道的。原来,张耀忠老人还是网格的“连心信息员”。
“现在,我们专门建立了‘搬迁社区连心桥信息平台’,把来自‘连心信息员’和其它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及时通过短信向居民反馈。”云晓燕说,这项措施很受居民欢迎。
在各网格,凝心管理员们的足迹遍布47个社区,整理出220多名搬迁党员台账,党员持“呼1呼2搬迁党员活动手册”就能到现居住地社区党委报到,参加党组织生活。
半年多的实践证明,“一格四员”追踪服务起到了“党组织迁而不乱,学习效果迁而不降,关爱服务迁而不少”的效果。(记者 吕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