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高考了。各位学弟学妹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是不是有的学校早已挂出“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霸气十足的励志标语?是不是电视上正在反复播出“家长让孩子住进考场附近星级宾馆”之类的新闻?是不是有些家长由于担心噪音影响孩子发挥,甚至自发阻断了考场附近工地施工?
高考来了,各种“中国式护考”又出现了。偌大的中国,进入了全民动员、高度紧张的高考时间。每每此时,小e总会不禁感慨:我们为了“保护高考”,真的已经做出了很多调整和让步。每次高考前数月,媒体上就连篇累牍地介绍“备考秘笈”,从老师的高考押题到考试食谱、保健品、心理按摩;考点周边的星级宾馆都安排了“高考专用休息房”;临到高考日,很多城市都有诸多措施为考生让道,比如,送考车可以一路绿灯,考生迟到可以找警察护送,工地禁止开工,车辆不能鸣笛或被迫绕路,监考老师不能穿高跟鞋喷香水……
高考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小e多说。小e想说的是:高考意味着个体命运的转折,家长、社会重视高考,公权部门出台的一些善待之举,有可理解的拳拳苦心。可是这一年隆重胜似一年的“全员护考”,是不是也有些重视过度、反应过激,从而将本该是一场正常、平常的考试“异化”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领略美景,享受好季节。对待高考,我们更需要有这么一颗平常心,既要做好“护考”措施,为孩子考试提供必要的服务,又要尽可能不给孩子制造紧张,增加压力,确保孩子轻轻松松参加高考,考出真水平,考出好成绩。
高考前学生的“撕书狂欢”几乎是每个学校都要经历的事情。之前,小e对撕书更愿意理解为:学生们想用满天飞舞的纸片表达对教育体制的情绪反抗;再有就是对自己参加高考的一次誓师,撕书是不给自己留复读的机会,带有悲壮的意味。然而,当看到在陕西长武县中学,因不满老师制止撕书,有6名高三生将一位老师围殴致伤的新闻时,小e心底一阵悲凉。
老师长年累月站在三尺讲台,不求你们反哺回报,但也别拳脚相向,如此这般,怎能不令人悲愤心寒?当你们抡起拖把对年过半百的老师大打出手时,可有一点犹豫、迟疑和怜悯?
如果说撕书这样的减压方式是一种行为艺术,表达情绪的释放、破釜沉舟的决心,可以理解。而上升到围殴老师,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学业成就之时,也是一个人教养和素质逐渐修炼完善之时,几句言语上的冲突却引来肢体冲撞。即便“一日为师”换不来“终身为父”,也应该给老师留一些起码的体面和尊严。小e不禁要问,作为学生,如此作为,即便赢得了高考,又如何能赢得了未来的人生?
小e更希望这只是个个案,也更希望通过这个个案,能引起更多人的深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小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