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开讲吧!”7月3日,穿戴整齐的谢文龙刚跨进村里农家讲堂的门槛,一屋子村民就鼓掌催他。“我们都在等你‘传经送宝’嘞!”带着笔记本儿的村民们兴致很高。
种了15年果树的谢文龙是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兴隆庄村农民,他不仅深谙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还摸索出了“猪—沼—果”一体化的生态种养模式。靠着农家汉子的悟性和勤奋,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果树专家。现在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农家讲堂的讲师。
奈曼旗90%的面积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小城区、大农村”是该旗的显著特征。从2012年开始,该旗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育活动,建立了覆盖全旗的农家讲堂。
讲堂里有两支讲师队伍:一支是政府聘请的、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宣讲团,对农民进行政策法规、道德礼仪、农业技术、健康保健等专题培训。另一支则由像谢文龙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组成,他们把自家的做法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邻,让“一招鲜”解“百家馋”。现在,这支“能人”队伍有1520人,遍布全旗355个行政村。
“早就知道搞设施农业挣钱,可咱一不懂技术,二不懂市场,一直不敢干,现在有‘能人’指导,这心里才有了底。”义隆永镇西地村村民刘淑云是农家讲堂的忠实听众。她还给记者学唱了当地小剧团编的顺口溜:农民进讲堂,教育来武装,技能添翅膀,农民当自强……
“农民们想致富、盼发展,可就是思路不清,信息不灵,技能不强。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家讲堂是主要阵地。”奈曼旗培育新型农民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敏介绍,旗里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培育新型农民专项行动读本》,已经发放到每个农牧民家庭,同时还抽调1000余名干部深入各嘎查村负责培训。目前,全旗已集中办班400多期,开展培训累计达1100余场次,培训农牧民25万多人次。
在新型农民培育专项行动中,奈曼旗各苏木乡镇干部还深入农户家中,围绕全旗重点打造的农业五大产业、十大基地建设,帮助农户分别制定了发展规划。全旗24.5万农牧民,户户都有“私人定制”的5年规划。
在八仙筒镇连中甸子村采访时,党支部书记刘占义抱来一大摞农户产业发展调查表。每张表上都详细填写了各户的情况和发展意愿。记者随手翻开一份,是村民王国祥家的5年规划:2013年增加20只母羊的目标已完成。2014年计划新建一栋标准化羊舍,现已开工。2015年要组建养殖合作社,并逐步建成规模养殖基地。
“以前,庄稼人大多没有计划。现在不仅村里有5年规划,各户的发展意愿也齐了,想加入合作社的、想加入建筑装潢队的、想参与土地流转的、要养牛养羊的,全都归了类。”刘占义说,有了发展规划,村民们都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
随着新型农民培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奈曼旗涌现出像谢文龙这样的种养能手7500多名、营销能手500多名,还有1580多户科技示范户。(记者 胡芳 郭洪申 黄永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