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转改大赛•故事】遥远的敖特尔
 

   【守望】6月6日翁根乌拉山——艾莱草原

  凌晨3点多,天慢慢放亮。山丹花和孟根其其格先后起来,收拾被褥。其他人也醒了,大家准备启程,出发前认认真真清理了一遍宿营地。

  天亮了,牛羊朝着夏营盘方向,攀越翁根乌拉山。赛音巴雅尔哥俩骑上马紧跟其后。此时,大家发现对面山腰牧羊犬“布日古德”正在拽一只羊。“这畜生是要吃自家的羊么?”山丹花远远地喊道:“布日古德!放下羊!”听到主人的叫喊,“布日古德”把羊放下。可是不知怎么了,那只羊就是不跟群。“布日古德”又折回,和那只羊对峙了一番。过了几个回合,羊朝着反方向落荒而逃。

  赛音巴雅尔哥俩听到喊声,驱马回来去追羊,“布日古德”也随主人追了过去。追着追着,他们都跑到了山后。过了好一会儿,赛音巴雅尔把羊驮在马背上赶了回来。“布日古德”像是做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跟在后面,可能被主人狠狠训了一顿。记者想安慰它,摸了摸“布日古德”的头。

  汽车无法翻过大山,我们只好绕行,经过塔林花赶到了他们的夏营盘———艾莱草原。这里仿佛世外桃源,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洁白的蒙古包错落有致,牛羊悠闲地吃着草,看门小狗来回欢跑……这里没有网围栏、没有喧嚣、没有尘埃,如诗如画。

  8至9点时分,牛群和羊群陆续来到了夏营盘。紧跟妈妈赶来的“小黄”,一到夏营盘就趴在草地上打起了盹儿。呼和看着大口大口吃草的牛群说:“等到明年,我的牛就大不一样了。”

  山丹花看着由远及近的丈夫对我们说:“我们家那位说要打死‘布日古德’,它是帮着赶羊的,没错呀。你们得帮我说好话,救救我的狗。”据她说,这里的妇女从来不违背丈夫的意愿。赛音巴雅尔来到我们跟前,山丹花还不时念叨“我的狗没错。”同行的一位记者说:“你们家的狗真好!几只羊留在保护区林地,是它赶出来的。”赛音巴雅尔听着,却没有说话,露出一丝笑容。我们在草滩上共进午餐,之后帮赛音巴雅尔搭好蒙古包,他们要在这里度过炎炎夏日。

  夕阳西下,我们告别了流连忘返的这片乐土,告别了和我们“同甘共苦”的人们,告别了可爱的“小黄”,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程的路。

  返程途中,记者又想起了艾莱草原,想起了“小黄”,也想起了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特古斯的话———“我们已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制订了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严格保护游牧系统栖息地和珍贵的草原文化遗产。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游牧业的精髓,与现代畜牧业有机结合,长期保留游牧生活的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文化多样性以及农业景观。”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像悠扬的马头琴声,反复回荡在脑海里,伴我们一路走来。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回到呼和浩特,接连几夜梦见与赛音巴雅尔他们一起游牧的场景。遥远的敖特尔、灿烂的游牧文化、守望乐土的牧民,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记者百先 额尔敦花 索伦嘎新闻中心记者莫日根毕力格 )

  【记者感言】

  辽阔的草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草原牧民赖以生存的摇篮。灿烂的游牧文化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是草原人民智慧的结晶。记者在3天的体验采访中,对此有了进一步感受。

  在冬营盘和夏营盘的游牧生活里,当地牧民不仅传承保护着游牧文化的精华,也与牲畜和草原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关系。

  保护并建设好草原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巴彦温都尔苏木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过程中,深入挖掘传统游牧业的精髓,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也增加了牧民收入。现以该苏木为核心区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已正式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好事,对于改善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高端畜产品生产创造条件,并防止资源耗竭性开发和避免环境恶化提供了新途径。

  游牧文化独具特色,牧民生活多姿多彩。游牧民族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农业景观等,定会在这片乐土上长期留存下来。

[责任编辑 刘晓霞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包头举行稍麦王大赛
蒙古族佳丽争奇斗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