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窝里的生态奇迹
走进乌审旗,走进毛乌素沙漠腹地,一片绿洲出现。置身其间,如同走进世外桃源。这片绿洲女主人的名字对多数人来说耳熟能详——殷玉珍。在她家里,一张张证书特别惹眼: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十大女杰、全国治沙标兵……
殷玉珍在果树间忙碌着,不一会儿就摘下一篮果子,她脸上洋溢着喜悦。20多年来,在这片沙地上,她用汗水浇灌出了一片奇迹……
“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集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1969年,一匹土灰马驮着一个19岁的姑娘,一步步从陕西省靖边县走到了沙漠深处的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在沙梁上掘开一个地窖,一个人须猫着腰才能进去,里面铺上柴草和枯枝,两个人在里面都转不开身。这就是殷玉珍的新房!
更可怕的是风沙对生存的威胁。铺天盖地的黄沙随时都有把小屋吞噬的危险。风一停,一家人便赶快用铁锨把门口的沙子一点儿一点儿铲开……
“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性格刚强的殷玉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种树!
殷玉珍说服了丈夫等人,开始挖渠改造沙地。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一条4000米长的水渠展现在眼前。
谁知,一场大风过后,那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起来的水渠消失了。当年冬天,殷玉珍带领家人硬是用葵花秆扎起了一排4000米长的防风屏障,第二年春天又开渠6750米,栽下5000多棵柳树,结果被一场大风吹了个干净。
看着一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殷玉珍欲哭无泪。
为了保证树苗不被大风吹走,她先种上了一片又一片的沙蒿,将流沙固定下来后,再种上沙柳、杨柴等沙生植物,然后才开始植树。
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一只3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周围,每天细心照料。冬去春来,这600棵树苗只活了100多棵。殷玉珍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看到了希望。
“就是10棵里活1棵,我也要栽下去!”从此,一场持久的人沙战斗开始了。沙漠中的绿色,就这样一年年艰难地扩张着……
冬去春来,当初用来插眼儿撒树籽的钢钎被磨掉一尺多,殷玉珍洒过无数汗水的沙漠,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小王国。
在殷玉珍的带动下,鄂尔多斯市涌现出300多个治沙造林大户,出现了生态恢复进度大于沙化进度的可喜景象。2006年,殷玉珍治沙面积已经达到6万多亩,以前的荒漠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世界。
多年与沙漠的较量,使殷玉珍摸索出一套治理流动沙丘的好办法:层层设防,步步为营。这大大加快了治沙速度,也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现在,她每年植树的控制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
“现在讲结构调整,我也要把治沙和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治住沙了,才能种上地,有了好地才能喂牲口,把牲口卖了能增加收入,然后再投到治沙上,形成良性循环。”殷玉珍说,她除了种一些常规作物外,还种了西瓜、哈密瓜、桃树、杏树、葡萄等经济作物。
殷玉珍建起了乌审旗玉珍生态园。生态园里有一座瞭望塔,登塔远眺:樟子松郁郁葱葱,果树成林,灌木叠翠,良田无垠……(记者 张泊寒 实习生 白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