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生放暑假,安全意识绝不能“放假”
内蒙古新闻网  14-07-31 16:1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随着暑假的到来,学生安全事故特别是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汛期学生放暑假,安全意识却不能“放假”,学校、家长、学生、各级各部门应提高安全意识,严防溺水悲剧发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幸福家庭的今天,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然而,据统计表明,近年来暑期少年儿童意外受伤率比平时增多三成。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岁至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0岁至17岁儿童非疾病性致残的重要原因。而溺水,是1岁至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约占同年龄人群伤害死因的一半。因此,防溺水是防范汛期学生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社会应当构筑起防溺水安全网,确保祖国的花朵常绿常青。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护堤;生命之画卷,需要“安全”这支抒写深远神致的笔。而对生命的控制,往往要靠学生自己。因此,做好汛期学生安全工作,首先学校要切实加强安全宣传,多举办溺水事故警示教育,把游泳安全教育列入日常课程,强化青少年自身安全意识,对自己负责,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公安、水利、交通、安全监管和塌陷区、水库等水域的权属主体、各级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联系合作,摸清学校周边坝、塘、大型水坑等危险水域情况,设立警示标志。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让孩子远离危险,假期多陪同孩子参加室外活动,避免孩子在无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戏水;有关部门要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牌,每日排查城市道路安全隐患,特别严防大雨时井盖等基础设施遗失、损坏造成的不必要的人生伤亡,务必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孩子们安全度夏“织”起安全网。(闫红梅)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废纸变花瓶
草原上的牧民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