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学生安全事故特别是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汛期学生放暑假,安全意识却不能“放假”,学校、家长、学生、各级各部门应提高安全意识,严防溺水悲剧发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幸福家庭的今天,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然而,据统计表明,近年来暑期少年儿童意外受伤率比平时增多三成。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岁至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0岁至17岁儿童非疾病性致残的重要原因。而溺水,是1岁至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约占同年龄人群伤害死因的一半。因此,防溺水是防范汛期学生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社会应当构筑起防溺水安全网,确保祖国的花朵常绿常青。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护堤;生命之画卷,需要“安全”这支抒写深远神致的笔。而对生命的控制,往往要靠学生自己。因此,做好汛期学生安全工作,首先学校要切实加强安全宣传,多举办溺水事故警示教育,把游泳安全教育列入日常课程,强化青少年自身安全意识,对自己负责,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公安、水利、交通、安全监管和塌陷区、水库等水域的权属主体、各级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联系合作,摸清学校周边坝、塘、大型水坑等危险水域情况,设立警示标志。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让孩子远离危险,假期多陪同孩子参加室外活动,避免孩子在无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戏水;有关部门要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牌,每日排查城市道路安全隐患,特别严防大雨时井盖等基础设施遗失、损坏造成的不必要的人生伤亡,务必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孩子们安全度夏“织”起安全网。(闫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