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受灾496612人
根据记者从赤峰市民政局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目前,赤峰市多个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当地农牧民损失严重。
7月份,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松山区、宁城县少雨,旱情初现。7月下旬,由于长期没有有效降水,导致部分苏木乡镇出现严重旱情,大面积农作物和草场遭受干旱灾害损失严重。
截至7月30日,统计受灾人口数496612人,需要生活救助人口94939人,饮水困难人口52765人,农业损失面积126735.5公顷,成灾面积91401.9公顷,绝收面积1983.5公顷,草场受灾面积265595.5公顷,牲畜饮水困难71160头(只),直接经济损失32855.26万元。目前灾情在进一步核实中。
呼和浩特:降雨缓解旱情
呼市地区算是较为幸运的,虽然前一段时间的干旱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畜饮水,但7月28日至8月4日,间断或连续降雨天气过程解除了市区的旱情。
一周的降雨有时间断、有时连续,但降雨时段长,降雨量分布均匀、基本没有出现洪涝灾害。
根据呼市气象台8月份主要降水过程预测:6—9日,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偏大,11—14日,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17—19日,大部地区小雨,24—27日,大部地区小到中雨。
抗旱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抗旱
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抗旱。
鄂尔多斯:加强水利农田实施配套建设,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及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并建议干旱地区继续采取蓄水抗旱保墒措施,扩大抗旱水源,有效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以达到补充降水量不足的问题。
赤峰:民政、水利、农业等部门迅速深入灾情一线,做好灾情统计,指导抗灾自救。并积极筹措资金,动员引导群众打井灌溉,充分发挥原有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浇灌,对无水源的地方组织受旱群众和抗旱服务队拉水送水,确保解决灾民饮水问题,努力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巴彦淖尔:为确保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已集中力量做好山旱牧区抗旱工作,紧急安排山旱牧区抗旱工作有关事宜。
采取各种方式灌水补墒
记者从内蒙古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了解到,据该站7月12日到7月27日监测,全区降水较少且分布不均,中西部农田墒情持续下滑,全区1亿多亩耕地中,土壤墒情干旱的面积约为22%,重旱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据估算,大部干旱地区减产将达到三成左右,部分地区甚至作物枯死绝收。
土壤墒情干旱的面积主要分布在阴山北麓区、河套灌区的西南部和燕山丘陵区的中南部,其中阴山北麓区大部旱情严重(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商都县、化德县,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包头市的达茂旗和固阳县),各种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萎蔫,对作物正常生长、结实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督管理局监测,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全区中西部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的部分地区牧草生长缓慢,长势差于往年,天然草原鲜草产量下降,一些地区牧草还出现凋萎和枯黄现象。
针对中西部旱情严峻地区,内蒙古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建议,农户利用水源和现有水利设施,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灌水补墒,无灌溉条件也要采取喷施抗旱抗逆制剂、中耕除草等措施,将旱灾降到最低程度。(首席记者吴博超 记者 陈晨 郭瑞 周晓悦 栗亚南 张燕 实习记者 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