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出租车起步价及车公里单价等要重新调整
内蒙古新闻网  14-08-06 09:2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出租车运价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打车难的因素之一。”作为此次听证会出租车司机代表的刘学平、朱斌、亢振国、温光明等则认为,18年来,各行各业的收入水平、物价都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但此次出租车调价的幅度并不大,效果不明显,起不到杠杆的作用。

  平时也十分关注政策动态的的哥张师傅,也注意到最近我市发布的出租车调价听证方案的消息。“当然希望能多挣点儿了。”但张师傅也不无担忧,他向记者表示,他并不十分看好这次调价听证会。“涨得少了,不起作用,涨得多了,肯定会让好多人望而却步,生意未必好做。与其调高车价,不如降低‘份钱’。”张师傅说。

  只靠涨价难解“打车难”

  起步价从6元涨到8元、每公里里程价格从1.3元涨到1.5元……近日,我市公布的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引发社会热议。在采访中,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支持者认为,此次调价旨在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值得肯定。反对者则认为,增加司机收入不能只让老百姓埋单,涨价并非是治理打车难的治本之策。

  “涨价能否有效缓解打车难?”上周末,记者通过对采访对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只靠涨价并不能有效缓解打车难问题。采访中,所有受访者都向记者表示在我市有过打车经历。其中,有近一半的受访者都表示如参加听证不会赞成此次出租车调价方案。

  由于经常打车,家住呼和浩特新城区的徐女士很早就开始关注出租车涨价的相关信息。几天前,当她在网上看到涨价听证方案后,徐女士坦言这种涨法让她有些承受不起。

  徐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涨价方案,每次打车最少要多掏2到3元钱,遇到拥堵或去稍远的地方,要多掏十几元钱。按一个月打车20次计算,每个月多花在打车上的钱少则一百元,多则两三百元。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当下,交通费用突然增加这么多,着实让人感到压力不小。为了减轻压力,以后只能尽量减少打车的次数了。

  而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受访者的一种普遍心态,一多半的受访者表示价格上涨会影响到自己的打车行为。

  在呼和浩特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中,此次出租车价格调整是为了改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出车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百姓打车难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对此却并不看好。他认为,现在大家只说涨价,没说份子钱涨不涨,如果份子钱也跟着涨,那收入增加就可能只是一句空话。

  而且按这样的涨价幅度,司机高峰期出车还是很难赚钱,出车意愿仍然不会太高。

  “社会在关注打车难问题时都会聚焦在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上,虽说作为正常管理成本的份子钱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由于相关方面对份子钱的构成一直遮遮掩掩,其中真正的管理成本是多少、利润又是多少,一直都没有给老百姓一个清楚的交代。公众的怀疑越积越大,任何不涉及份子钱改革的调价举动,都会引发大家的不满。”王家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解决打车难不能只靠涨价——这种用掏老百姓兜里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让市场充分竞争

  其实,不管是价格调整,还是其他改革措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解决让老百姓头痛的打车难等问题。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曾经遇到过打车难、拼车、拒载、遇见黑车等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出租车行业的赵先生,可以说是我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他告诉记者,打车难之所以会成为顽疾,根源就在于我市的出租车市场还在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市场。“政府的手伸得太长,涨多少、罚多少等细枝末节的问题都要管,从而把出租车公司养懒了。出租车公司完全没有提高服务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动力。至于司机,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个个体经营者,交了份子钱后,怎么运营基本上由自己决定。”赵先生说。

  赵先生认为,想要打破这种困局,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入竞争。“首先,应该对出租车公司引入竞争和退出机制,不能让它们拿到特许经营权就一劳永逸;其次,应该将市场上大量存在的‘黑车’正规化,在采取必要管理措施保证营运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竞争;第三,由于打车难多发生在上下班交通高峰,应该允许甚至鼓励白领拼车出行,以解决出租车司机在高峰期不愿意到易堵区域揽活儿的问题。”

  同时赵先生还表示,其实除去早晚高峰,出租车都存在一定的空载率,所以说打车难并不是由于出租车绝对数量不足,而是由于作为服务供应者的司机与作为服务需求者的乘客之间信息不对称。“想要解决打车难,就应该对症下药,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赵先生说。

  而在此次听证会上,来自呼和浩特市政府法制办的听证代表赵海峰也认为,出租车公司一天收200元的承包费即份子钱,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在一辆出租车的手续卖六七十万元,很多拥有车辆的个人变成了私人老板,将车包出去,靠收份子钱收入就很高,这都是垄断造成的,应着手去解决出租车行业的垄断经营问题。”赵海峰说。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则认为,出租车牌照市场化的问题不解决,打车难、出租车管理等很多问题都难以解决。

  “政府相关部门与其直接干预市场、管理价格,不如转身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化解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赵先生对如何解决“打车难”与“赚钱难”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取消出租车公司,取消特许经营,实行登记培训制。有该城市户籍的私家车主只需到交通部门备案登记,接受从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即可从事出租车行业。同时,在着装、服务等方面接受交通部门的管理;二是规定车主本人方可营运;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就营运价格制订一个上下浮动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出租车的营运价格交给市场决定;四是鼓励出租车司机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符合规范的各种叫车软件,实现预约和电招相结合,减少空驶率,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五是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

  “如果真需要涨价,也应该采取更精细、更人性化的方案。比如说涨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司机高峰时期上路,可以只在高峰期涨价,与平时价格形成明显差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加区分地普遍涨价,这样的管理方式起不到有效的调节作用。”韩成福认为,“更为重要的举措,就是建立出租车份子钱的透明机制和份子钱定价的协商机制,在保障出租车公司正常运营和基本利润的同时,充分保障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采访中许多受访者都向记者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我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的力度,适当增加出租车数量、提高出租车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引导出租车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和谐发展,使出租汽车真正成为我市形象的名片。此外,还要积极改善交通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让大家出行更方便、更快捷。

  对此,一名网友在网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出租车行业改革的雷声轰隆而来,只盼望能下一场瓢泼大雨,将混乱现象洗涤一空,待到雨过天晴,文明之风自会扑面而来。  (记者刘军文/图)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那达慕赛马上的英...
那达慕上的激情博...
呼伦贝尔大草原美...
警民那达慕
绿化荒漠 美丽中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风车”飞转
草原上的牧民那达慕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