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呼和浩特市城乡低保清理整顿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将集中用4个月的时间,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和媒体曝光的“人情保”、错保、“政策保”现象以及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超出低保标准的对象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清理整顿,全市低保对象管理达到基础资料完整、工作程序规范、对象认定准确,实现按户施保、差额救助、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据了解,截止到今年3月,全市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5941户、46821人,全市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4243户、73950人。这次清理整顿的目标是什么?将具体开展哪些工作?昨日,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低保对象的准确认定事关低保制度公平公正实施。为切实解决低保对象认定难问题,我市将参照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运用基本生活指标量化家庭贫困状况的方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低保对象认定指标体系,统一量化标准,统一认定办法,确保低保对象的准确认定和制度的公平实施。
据介绍,本月,市民政局将研究建立低保对象认定指标体系,制定认定办法,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在此次清理整顿中,各旗县区将按照全市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对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重新复核认定。
在重新认定过程中,各地要对本地区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审批、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及动态管理等环节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坚决纠正违反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做法,杜绝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搭车享受低保。要对低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全面复核,重点对《近亲属享受低保登记备案表》中的人员信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证明材料、民主评议材料进行核查,对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对象要限时补全,坚决杜绝通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骗取低保的现象。
据了解,此次清理整顿工作要求,以开展低保经办人员和嘎查村(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享受低保登记备案工作为基础,加大对C类保障对象的监管力度。旗县区民政部门要对登记备案对象进行100%入户核查,确保不错保。对具有劳动能力、收入不稳定的C类保障对象进行100%的复核,不符合条件的要立即清退。各级民政部门要结合我市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对本地区群众反映低保工作不公平、不透明以及媒体曝光的案件进行集中查处。要公开监督热线,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和媒体披露的问题,做到件件有核实。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凡媒体披露的重大违规违纪或自治区直接督办的案件,市有关部门要参与配合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记者刘艳芳通讯员孙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