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活力内蒙古·问道草原】赤峰:有色金属享誉全国
内蒙古新闻网  14-10-22 10:3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集约利用促发展

  赤峰云铜采用冶炼烟气制酸系统来回收二氧化硫生产硫酸(资料图片)

  在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面,赤峰不断加大资源勘查力度,整合资源,打造大矿山和采选冶加一体化企业集团。2012年,冶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10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枯燥的数字却亮出了赤峰的家底,也让赤峰的干部群众看到了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几年的时间,一处处大型矿山迅速崛起,一个个加工企业落户投产。

  近年来,冶金、能源产业不断壮大,有色金属日采选、年冶炼和深加工能力也不断提高,有色金属产业已经成为赤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作为资源型城市,赤峰按照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要求,积极实施矿产资源整合开发,节约高效利用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城市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了一条立足节约抓挖潜、集约利用促发展的新路子。

  2007年和2008年,在自治区的统一布置下,赤峰进行了大规模的矿业秩序整顿,由市政府牵头,公安、国土资源、发改委、经委、电力、环保、安监等部门组成了综合领导小组,大规模整治了2年,先后整合了260多家矿产企业、12家冶炼企业,建设大矿山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成熟。赤峰市政府正加快建立和完善“谁开采、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治理和恢复新机制,积极打造绿色矿山、绿色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

  以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为平台,目前赤峰已经形成了铜采选—铜冶炼—铜深加工的铜产业链条;锌采选—锌冶炼—锌合金的锌产业链条;铁粉采选—普通钢坯—矽钢板材加工的钢铁产业链条,冶金工业正在逐步走上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发展之路。

  打造国家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

  据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包满达介绍,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产品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自治区党委确定了“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为进一步加快全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契机。

  赤峰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最大集中区,具备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延伸升级,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的基础、优势和条件。一是资源富集,二是交通便捷。赤峰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资源腹地,距北京、天津、沈阳等大城市400公里左右,距锦州、秦皇岛等港口仅260多公里。境内实现了县县通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4条高速已经全部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铁路运输四通八达,通航城市达11个,且现代物流发展迅速,为有色金属产品运输创造了方便快捷的条件。三是综合生产成本较低。全市电力装机已经达648万千瓦,年发电量170亿度,每个旗县区至少拥有一座220千伏输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对低廉;可利用水资源近30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的用水需求;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工人和管理型人才素质较高。四是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104户,形成了日处理矿石12万吨、年冶炼68万吨、深加工2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55.4%,在工业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铜的采选和冶炼能力分别占自治区的31.2%和62%;铅+锌的采选能力占自治区的38.4%,铅、锌的冶炼能力分别占自治区的67%和41%。

  今后一个时期,赤峰将按照“8337”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整合矿产资源,扎实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进有色金属企业引联重组、做大做强,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坚持在产业延伸升级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合理、产品技术先进、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高效的战略目标。到2017年,全市有色金属日采选、年冶炼、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150万吨、8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记者 刘睿)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老有所乐
养殖双峰驼
感受别样的公主生活
书画庆国庆
治安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歌舞醉了俄罗斯
特色教育刮起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