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怕艰辛的筑路人
9月22日,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中蒙边境66公里长的巴彦努如至多若毛道边防公路已近竣工。
海流图边防养护队工程资料员刘娜和几位同事圆满完成任务,踏上了归途。茫茫戈壁滩渐渐远去,4个多月的施工经历一幕一幕浮现眼前。
工作12年,在一线施工是家常便饭,但刘娜从未遇到过这么艰苦的施工环境。
施工地区是典型的戈壁荒原并有着典型的戈壁气候。进入7月以后,昼夜温差近20度,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5度。彩钢做成的工程板房从远处看挺漂亮,里面却如蒸笼一般,铺在床上的凉席与电热毯没有两样。午夜12点之前无法入睡。
项目方负责人董亮说:“整个工地上,男的晒得和非洲黑人一样。女的都晒起了红疹子,开始还抹点防晒霜什么的,后来干脆不抹了,专门和老天较劲。”
工地的生活用水要到20公里外牧民的羊盘上拉,工程用水则走得更远。因为节水是工地的一件大事,洗澡就成了奢侈。拉水的工人在沟里水坑洗了一澡,衣服还没穿上身体就成了“白棒”。原来水坑里都是高温蒸发后剩下的高浓度盐碱水。
工程驻地是自发电,为了省油,晚上9点就停电,大家就坐在板房外面看星星。偶尔用手机给家里打个电话,时断时停。有人打趣说:“可能是风大,把信号给刮跑了。”
8月,高原的寒风在午夜后呼啸而至,白天炙热无比的板房,午夜冷的要盖着厚棉被睡觉。
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李玉良告诉记者,项目开工后两个月时间内,先后跑了10批民工。有的还能干十来天,有的呆上3天不打招呼就偷跑了,连工资都不结算。
刘娜家在距离工地300余公里远的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4个多月只回过两次家,其中一次还是去接孩子。上一年级的女儿放了暑假想妈妈,她就接来工地住了六七天,晒得跟小黑猫似的。工地上的叔叔大爷们都很心疼,硬劝刘娜把孩子送了回去。他们说,有我们这一代人吃苦就行了,不能再让娃娃受罪。一句话说得刘娜眼圈发红。
艰苦归艰苦,责任不敢忘记。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能把个人的苦衷和困难“藏起来”,把全部精力投到工程上,既要赶进度,又要保质量,因为他们知道,边防公路是中蒙边境的动脉,工程质量不能有半点的疏忽。该条公路建成后,对于保障边防部队防务、供给,促进边境地区乃至自治区中西部经济发展、对内对外扩大开放有重要意义。
修路是公路人的主业,而帮助当地牧民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却成了大家乐此不疲的副业。施工期间,他们利用工程机械,无偿给牧民打了7眼水井,解决了十几户牧民和3000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还利用剩余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为牧民改造了6户危房。
工友们说,每当看到羊群和骆驼喝完水,心满意足、悠然自得地从工地边走过时,大家心里都非常快乐。因为让边境牧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是修筑边防公路的重要意义。
巴彦努如,译作汉语是“脊梁”的意思。筑路人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宛如交通事业的脊梁,它不仅撑起了一条畅通的边境动脉线,还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又增添一抹厚重的色彩。(记者 钱其鲁 通讯员 刘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