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为创业护航
哪里有创业需求,创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创业要求,从“创办你的企业”(SYB)到“改善你的企业”(IYB),再到“扩大你的企业”(EYB)培训项目,各盟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创业者技能。
杜新宇,2004届毕业生,北漂多年后于2012年开始创业,最初通过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团委获知“创办你的企业”(SYB),今天说起来依然赞叹不已:“参加SYB不仅学到了创业起步所需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创业中遇到各类问题,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融入到创业群体中,吸取优秀创业者们传授的经验,帮助我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开拓思维。”杜新宇的公司在入驻创业园时已经处于“加速企业”的位置,他的公司占用了16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区内,呼伦贝尔、通辽、包头等地创业培训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呼伦贝尔市筹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不定期举办税收工商政策讲座,普及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通辽市建立政府、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三方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双向延伸:一方面使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接受创业就业辅导,超前开展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全程做好创业大学生的跟踪指导服务,确保大学生高质量稳定创业。
乌海市招募50名专业人士组成创业专家服务团,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通过项目推荐、网络征集等方式建立创业项目库,新收集整理项目700多个,供创业者选择。
兴安盟把乌兰浩特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创业培训的大本营,利用全新教学场地和设备对各旗县市区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开展统一培训,并提供免费食宿。
包头市利用北京大学工学院包头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开展高端创新孵化创业人才培养,鼓励全市各高等院校积极引入创业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平台,全市共有定点培训机构20家,创业培训讲师97名。前3季度,创业培训6220人,培训后成功创业4122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1.49万人。
目前,全区共有创业指导中心85个、小额担保贷款中心97个,组成创业专家服务团100个,创业项目库库存项目22111个。各地以创业培训为基础,把政策扶持与创业服务相结合,扎实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前3季度全区创业培训43560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34926人。
自治区就业局发言人表示,我区新一轮创业政策将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以创业园孵化基地、实训基地和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各地基本建立了统筹城乡、部门联动、政策支持、社会参与、服务多样的创业工作机制,保持了全区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创业热流实现创业梦
记者从内蒙古人社厅获悉,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9年以来呈上升趋势,今年达到16万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如何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更多群体自主创业,内蒙古财经大学孔春梅教授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就业市场、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解决好大学生创业难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唯有通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题。
“创业就业资金的投入,应重在人力资源投资而非物力资源投资上,避免创业园区“空心化”、“空置化”,应从创业能力提高上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特质,从生存和职业发展上,关注大学生创业需求。”孔春梅教授强调。
孔教授感慨道:“自主创业容易,成功率难保。创业一旦失败更为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近年来,人们的创业意愿明显增强,全社会要保护这份创业激情。既要关注创业率,更要关注创业成功率,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服务,实现他们的创业梦。”(记者 彭婕)
相关新闻:
财富和公益的平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