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打车软件的“三国时代”来了
 

  12月17日,被称为打车软件鼻祖的Uber获得百度战略投资,这也使得阿里、腾讯和百度齐聚打车市场。

  据统计,阿里和腾讯“明争暗斗”已一年多,各自投资的快的和滴滴占据了打车软件9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时百度借与Uber合作杀入炙手可热的国内打车软件市场,似乎欲将“两虎相争”改为“三足鼎立”。

  只烧钱不赚钱的打车软件,为何引来了中国互联网3巨头的集体入局?难道真的是“钱多,任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时代,谁抢占了移动互联网这个重要入口,谁就能占据优势,赢得市场,对移动支付的带动和O2O概念的搭建,无疑是使打车软件受到巨头青睐的原因所在。

  正如团购和视频行业兴起之时那样,打车软件无疑也需要经过一个烧钱抢夺用户培育用户的过程。如今随着百度和Uber的加入,百度将会成为搅动市场格局的一条“鲶鱼”吗?但似乎可以预见的是,用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即将拉开帷幕。

  价格战虽然深得民心,但相关问题也接踵而来:行车不安全,服务不规范等直接关乎用户体验的投诉时有发生,笔者就曾遇到由于目的地较堵,司机挑活而叫不到车的情况。同时,即使是补贴大战的如火如荼,也不能掩盖用户对打车软件忠诚度较低的尴尬。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花钱买来的用户是否真的是长久之计?取消补贴用户数就急剧下滑,企业看着就不闹心?

  不难看出,打车软件用钱烧出来的虚假繁荣不可持续,单一服务也很难粘住用户,短期内,坐收渔翁之利的很可能是消费者,但以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味单纯的“价格战”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进入“后补贴时代”,打车软件要想赢得忠实的消费者,让用户愿意花钱买账,无论是直接减现还是叫不到车返钱,最需要的还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打车软件的着重点更应放在研究如何在逐渐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各种新的便捷服务功能以提高用户体验,如此再“请”全国人民打车也不迟。(杨利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特警巡逻 备战春运
塔韩线色连集运站...
天冷健身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地足球
再现经典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