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人行推动助农金融服务亮点纷呈
内蒙古新闻网  14-12-25 12:4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我们和相邻宁城县的村都有助农金融服务点了,小额取现、转账、交费再也不用打车出村,在本村或邻村就能办理了”,喀旗西桥镇吉旺营子村的延军综合商店助农金融服务点门前,几个老百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助农服务点建立以来,当地的农牧民不出村就能办业务,十分方便,如同草原上的银行”,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新地村永春超市助农金融服务点的陈永春介绍说。
  自2010年开展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以来,作为支付结算的建设者、组织者、管理者,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积极部署,深入落实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工作,全面落实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财政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金融机具购置布放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嘎查村“助农金融服务点”全覆盖工程的通知》,鼓励、组织、支持辖区银行机构在农村牧区布放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金融机具,深入推动赤峰市嘎查村“助农金融服务点”全覆盖工程,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截至目前,赤峰市建立1758个助农金融服务点,是赤峰现有2175个自然村(其中含有81个农牧林场)的80.83%,在涉农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新建立的助农金融服务点分布在大山里、草原上,分布在新农村、新牧区,被当地百姓称为“大山里和草原上的银行”,是连接山里和草原上的结算金桥。
  全市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工作业务发展迅速,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在全区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中,赤峰市建设网点1758个、名列第一,交易笔数26467笔、名列第二,交易金额2500.57万、名列第五;赤峰市六个旗县区提前一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喀喇沁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元宝山区、宁城县、翁牛特旗六个旗县区已经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其它各旗县区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也完成了50%以上,明年完成全市剩余417个金融服务空白嘎查村的建设任务;据银联内蒙古分公司数据显示,在已建立的1758个助农金融服务点中,1601个办理了业务,活动率81.19%;覆盖了2084个行政村,为纯行政村的94.63%;办理查询业务38327笔;取款业务23031笔,取现1326.26万元,每台平均经办0.83万元;转账业务3436笔,金额1174.31万元,每台平均经办0.73万元。
  全市涉农金融机构在乡镇布放的金融机具发展迅速,金融机具补贴金额居全自治区第一位。2010-2013年人民银行积极组织全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牧区布放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金融机具工作。2011年为县域以下农牧区布放的ATM 机85台、POS 机97台;2012年为县域以下农牧区布放的ATM机49台、3个流动银行、POS机 3台;2013年为县域以下农牧区布放的ATM机70台、6个流动银行、POS 机61台。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2011-2014年为全市涉农金融机构申请落实金融机具专项补贴1400.48万元。
  全市助农金融服务点服务区域范围、业务量显著提升,赤峰市助农跨行银行卡刷卡交易量的增长迅速。根据银联内蒙古分公司数据显示,全区累计跨行交易笔数达到6780万笔,交易金额达到24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4%和47.07%。全区银行卡产业发展速度连续几年位居全国前列;赤峰市累计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达到475.38万笔,占全区市场份额的7.01%,交易金额110.49亿元,占全区市场份额的4.54%,上述四项主要指标均列全区第4位,紧随呼、包、鄂金三角地区之后。
  全市助农金融服务点使得农村支付结算业务服务区域和范围逐步扩大。据2014年末统计,在全市2175个自然村中没有银行网点或助农服务的417个,惠及农牧区人口397.12万人,为当地百姓发挥着积极作用。
  全市助农金融服务点经办效率显著提升。人民银行督促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了农牧民对助农金融服务点的认知度,让广大农民朋友真正在家门口做到“存取款不出村,消费结算能用卡”,节省了农民办理业务的费用和时间,特别是邮储银行开通了用存折办理小额取款业务功能后,农牧民办理小额取款业务、小额借款还款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责任编辑 张睿 ]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特警巡逻 备战春运
塔韩线色连集运站...
天冷健身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雪地足球
再现经典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