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考察团赴乌兰察布市学习考察侧记
在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关键时期,日前,呼伦贝尔副市长李阔率考察团赴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学习考察。
“只要精神不贫困,贫困就是暂时的。”行走在神舟飞船“回家”的地方——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十里八乡,这句话时常响在耳畔。作为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到内蒙古工作后下乡调研的第一站,这个国家级扶贫重点旗县如沐春风,大踏步地迈开了坚实稳健的脱贫步伐。
“十个全覆盖”温暖农牧民的冬天
隆冬时节,大地冰封。记者随团在四子王旗的学习过程,却堪称一次洋溢热情的“温暖之旅”。
走进四子王旗东八号乡,首先映入考察团成员眼帘的,是一排排规划整齐、青砖黛瓦的农家院落。在一片赞叹声中,考察团一行走进了东八号乡头号村村民李老汉家中,他们夫妇正在刚装修好的新房内打扫卫生,看着新房,老两口格外高兴。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住过这么大、这么好的房子,对我们农村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实惠。”
刘女士今年64岁,是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阿贵村的老住户。入冬后,她没事就爱穿过门前的硬化巷道,到村里的广场上活动筋骨。“以前一下雨,道路泥泞得根本出不了门,天晴了出来就是一身土。你看现在这水泥路修得多好。”刘女士满心欢喜地向考察团成员介绍着。
一年多来,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强力引擎带动下,伴随着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力,四子王旗的农村牧区在改头换面的同时,经历着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一路走来,有太多的精彩值得“定格”——
房子越盖越漂亮,配套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农牧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向城里人看齐;
超市开到了家门口,“能挣会花”成了新时代农牧民生活的新标杆;
建设规范、功能完备的卫生室建在嘎查村,近在咫尺的医疗服务让基层群众看病不再难。
2014年,四子王旗累计投入资金2.74亿元,在农区7个乡镇、牧区2个苏木共40个嘎查村80个自然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
一处处亮点,一个个突破,给考察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处,考察团一行都详细了解当地“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并深入农户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农户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及“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家中发生的变化。
产业化扶贫带动生产方式新变革
提起乌兰察布,人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跳出那是一处“底下没有宝,地上不长草”的贫瘠之地。但是,当记者跟随考察团走进乌兰察布大地,看到的却是塔吊林立、车辆如梭,处处呈现出一派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景象。
饮水槽里结了冰,虎背熊腰的杜蒙羊在宽敞的圈舍里悠闲地散步。这里是四子王旗杜蒙肉羊科技示范园区,成排的厂房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让人感受到,示范园正在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积蓄着蓬勃的力量。
在杜蒙肉羊产业科技园区,考察团一行听取了有关人员对基地规模、销售情况及今后发展规划的情况汇报。
考察团成员们纷纷感慨,“不看别人,总以为自己做得不错,通过看别人,才知道自己有差距、有不足,以后两地应该多加强交流与合作。”“回去以后要借鉴别人的先进做法,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