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靠着前一支队伍剩下的部分食品和联合国供应的给养维持生计,食物还是基本够吃的。但原计划1个多月就能到的海运补给物资,因西非地区持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整整推迟了两个月。到最后只剩下银耳、木耳,凉拌,爆炒,或炖汤,那段日子队员们经常抱怨,“今天又是黑白双煞!”饭后,陶琳总是感慨,生活在国内真幸福。
“I beg your pardon?”(请您再说一遍好吗?)第一次外出执行勤务时,陶琳担任翻译,需要与当地的维和警队对接。可当地雇员的口音很重,他说的英语陶琳一句都听不懂。在尝试了很多方式后,陶琳将对方的话用手机录下来,1个字母1个字母的拼,1个单词1个单词的记,历经1个小时,终于完成了信息交换。当晚,她把白天的谈话内容整理成听力资料,每天听培养语感。如今,她已能熟练的与各国维和人员沟通交流。
陶琳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个国家的贫穷。虽然利比里亚内战已经结束了10年,但是战争带来的阴影仍然清晰可见。在利比里亚,市民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都很差,房子往往只是用木头和泥土搭个架,四周围上草席,屋顶用铝或锡铁皮盖住,屋里什么都没有。当地居民睡觉就直接睡地上,好一点的铺1张草席,一家几口人睡在一起,没有电,饮用水也非常有限。路边经常可见扎堆的孩子,见维和车辆来了,就上前打招呼,伸手要吃的。他们常常饿得捡垃圾吃,无书可念,有的甚至无家可归。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当一个国家千疮百孔,人民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证的时候,哪里还会有什么尊严可谈。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能让十几亿人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有国才有家,稳定的国家才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每当我爬上集装箱眺望北大西洋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向东方望一眼,在海的那头有我的祖国,我的家。正如艾青诗中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陶琳在主题演讲《维和这一年》中写道。(记者奥妮莎通讯员闫立功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