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午,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二楼大厅,一条写有“欢送内蒙古第40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进京捐献”的红色横幅格外引人注目。
“请问你是怎么想的?”“捐献造血干细胞,你害怕吗?”横幅下,一位身披绶带、怀抱鲜花的中年妇女正在接受众多记者的采访。
她叫胡亚利,来自鄂尔多斯,是神华集团的一名职工。
再过2个小时,她就要登上飞机前往北京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
“这一天,我等了9年。”胡亚利说,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到现在整整9年,她一直期待捐献的这一天。
2006年,在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胡亚利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当即申请采血,加入了志愿捐献者行列。
也是从那时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了胡亚利心中的一个梦想。因为她知道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小,不到十万分之一,有的志愿捐献者一辈子也碰不上。
2014年12月26日,胡亚利接到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的电话,告诉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我愿意!”
当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她是否愿意捐献时,胡亚利没有丝毫犹豫。
虽然承诺了捐献,但胡亚利没有告诉家人,一怕家里人担心阻拦,二是担心后期的高分辨率检测是否能过关。
一个月后,胡亚利顺利通过了高分辨率检测和体检,离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有一步之遥。
“我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我想去北京捐献。”回到家中,胡亚利试着询问丈夫。
“这倒是个好事,我只是担心你的身体。”丈夫蔺彦刚关心地说。
“我身体很好,刚做了体检,一点问题没有,你放心。”见妻子主意已定,蔺彦刚也表示支持。
胡亚利说,丈夫和自己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也非常热衷公益事业,和她一样也连续9年无偿献血。
“生命之花是最美丽的花。”胡亚利说,她其实没有想太多,她觉得人在一生中能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是非常不易的,更何况是救人。
欢送现场,胡亚利非常激动,几度落泪。“没想到我一个平凡的举动,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来机场送行的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负责人杨文泉说,自治区红十字会自2004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并成立分库以来,库容量已经达到3万多份,实现捐献39例。 (记者张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