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生态补奖为草原增绿 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
内蒙古新闻网  15-03-13 17:0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腾毛都嘎查的张万贵有一张“特别”的银行卡。自2011年起,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补奖”机制),银行卡每年都能让这个承包了1000亩草场的牧民拿到9000多元的禁牧补贴。

  禁牧以前,张万贵家里承包的草场严重退化,2010年一家3口的收入甚至不足3万元。这时,“补奖”机制正式实施,政府为一家人补贴新建、修建砖木结构标准化暖棚8间,普通棚3间,人畜饮水用深水机井1眼。同时,全家还享受牧机补贴,并购置了拖拉机、打草机。

  不再放牧,张万贵一家开始圈养牲畜。前两年,他们还加入了察哈尔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家里每年80头基础母羊接羔100多只,去年年底收入达11万多元。

  “牧民不想再放牧了,我们也希望让退化的草原能够休养生息。”尝到甜头的张万贵说,“补奖”机制是牧民拥护的好政策,希望能继续实施下去。

  自2011年起,我国在内蒙古、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畜牧区全面建立“补奖”机制,该机制先期规划执行5年,国家每年投入内蒙古的“补奖”资金达40.4亿元。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财政每年补贴9亿元,内蒙古各盟市、旗县每年投入6亿多元。

  来自内蒙古农牧业厅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已有10.13亿亩草场纳入“补奖”机制,涉及534万农牧民,牧区实施“补奖”机制后,2014年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近1.4万元,比实施“补奖”机制前的2010年增加近8000元,有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同时,“补奖”机制还让内蒙古2014年的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3.6%,比2010年草原普查时的数据提高6.52%。

  内蒙古农牧业厅草原处的姚蒙认为,“补奖”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的又一项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大政方针,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既反映了牧区和牧民的意愿,又抓住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键,草原牧区生态、生产、生活水平持续向好。

  这并非一句空话。“补奖”机制使天然放牧牲畜头数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内蒙古草原生态监测报告显示,牧业旗县牲畜超载率比2008年下降了8.75%,首次下降到10%以下。内蒙古农牧业厅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补奖”机制减畜使得草原生态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内蒙古草原植被覆盖度连续3年稳定在40%以上。预计2020年草原植被覆盖度将达到48%以上,草原植被将持续恢复。

  根据“补奖”机制区域生态恢复成效的有关评估,内蒙古约45%的生态“补奖”项目区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另有50%的草场实施前后覆盖度基本保持不变。目前,生态“补奖”项目区草原优质牧草产量增幅高出非项目区6.35%。(李玉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两会剪影】商国是有我
晒晒节水妙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