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校园故事】去景德镇学陶艺
 

  原标题:去景德镇学陶艺

  瓷瓶光滑细腻,简笔勾勒的兰花迎风摇曳,看久了似有暗香浮动;瓷盘上的猴子图像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跳起来。这些杯、盘、碗、罐自3月19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展出以来,收获了无数个“赞”。

  这批陶艺作品来自遥远的景德镇,却是出自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大二学生之手,是他们2014年寒假在景德镇占绍陶艺实践基地的实习作品。

  寒假前夕,教师侯也问学生:“谁愿意去景德镇实地参观学习?”6名学生欢呼雀跃,抢着报名。但南方的气候让他们难以适应,刚到景德镇的第一天,红梅和涛日浓就病了。他们晚上去医院输液,白天上课学习。“一天下来手脚冰凉,回到宾馆恨不得立马钻进被窝。”云洁说。

  在素坯上描花,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釉料不同于平时作画的墨汁,很稠,且干得快,常常没等画就凝固在笔尖上了,连画出一根完整的线条都很难。同学们不断向老师请教,耐心地摸索练习,连午休也顾不上。两天下来,终于初步掌握了青花的画法。“晚上,我和同学们开了个短会,总结一天的心得,互相学习,进步就快了。”侯也说。

  去古窑遗址、陶艺街、雕塑瓷厂参观考察,回来后亲手描花、贴花、刻瓷、喷釉,半个月下来,每个同学都做了二三十件作品。看着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像样,大家非常自豪。壁画班的涛日浓说:“我们也算是会描青花啦!感觉非常充实。以前学的都是造型类陶艺,这次学会了在陶瓷上绘画,陶艺装饰表现手法原来这么丰富!”

  景德镇的街上有很多家庭作坊,一边做一边卖。一小团白膏泥在店主的手里搓捻一阵,渐渐现出花朵的模样。这时的泥坯还是乌白的颜色,掺着星星点点的杂质。着色煅烧之后,他们就变得莹白光滑,美丽动人了。云洁被这些深深吸引,她还想毕业以后要去景德镇开个工作室,或者家庭作坊。

  景德镇之行让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的专业离生活这么近。更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他们自发组织的这次教学实践活动,得到了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温都苏的肯定。“这次教学实践非常有意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补充了课堂上专业学习的不足,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温都苏看到100多件学生们从景德镇邮寄回来的陶艺作品后,比侯也和学生们还兴奋,让他们赶紧准备一次展览。

  于是,几个学生和侯也马不停蹄地忙起来,打扫场地,制作海报、幻灯片,摆放作品。布展完成后,他们还拍摄了景德镇艺术实践微展览视频,并传到了优酷网上。“本来是边玩边学,没想到学院领导还挺重视。等到了暑假,我们还要和老师出去采风学习。”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李浥尘掩饰不住兴奋,说下次再出去实习一定要做得更好。

  旅游管理专业的于春伟同学看完展览惊叹道:“想不到咱们的老师、同学画得这么好,真让人佩服!”“哇,这个老寿星慈眉善目,好可爱!”新闻专业的丹丹指着一个画着老寿星的盘子说。开展10多天,来参观的除了本校师生,还有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外校的学生。

  展览还未结束,有的作品便已名花有主了。“除了送给同学、朋友的,剩下的我们要留给学院作纪念。”侯也说。开展以来,侯也上完课就到展厅给观众做介绍。几名学生也不闲,白天上课,晚上在展厅值班。展厅里有耗子,半夜窸窸窣窣地吵得人睡不着。“一开始我以为是刘帅在磨牙,哈哈!”芝辰一边笑,一边和同学们调侃。

  学院已经决定设立教学实践专项资金,支持师生走出去。“以后,出去学习实践将从自费变为公费了。”同学们兴奋地盼望着。(记者 陈春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我的风筝我的梦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精雕细刻
最炫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