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失为一种弥补和安慰
 

  首先我们得承认,外人代替自己祭祖,不管他是一言不发还是泪水涟涟,再逼真都是戏一场。这种虚假的情感,谁看了都会视觉上别扭,心理上难受。但要知道,“演员”虚假的情感只是他们演出的“道具”,购买者的情感并未到场,它们此刻正驻扎在子女的内心。当这场好戏开演的时候,就是他们真情流露的时候。而表露的形式,我们虽然看不到,却能想象得出。尤其是身处他乡的这种记挂思念,更容易被激发也更刻骨铭心,它远比一些身到心不到的扫墓者的情感更纯真、更真实。

  其实,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向来以内敛含蓄著称,这就注定了国人对仪式的充分重视。情动于心,却往往形于物外。因为记挂、思念可以悄悄进行,随时随地进行,但仪式却不能。尤其在现实之下,大张旗鼓地“让人看见”甚至是一种心理需要。这可以说是面子文化,但俗世之下,谁能免俗?何况,这又绝非仅仅是个面子问题。设想一下,清明之后,先辈的坟墓孤零而突兀地掩于其他墓冢之中,他人的说三道四,就是对自己“真纯情感”的折磨。我们当然希望子女都能到场,但要让游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得有条件。既然形式和内容无法完美统一,那么找人代为祭扫,内心虽有愧疚,却也不失为一种弥补和安慰。

  可以这么说,在代人扫墓这件事中,子女购买的不是商家虚假的情感,而仅仅是能“代己亲临”这个形式。换言之,祭祖市场化不过就是单纯的祭扫形式的市场化,而绝非情感的市场化,更不是有人说的“辱没清明文化”。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厘清的地方。对于市场行为的模糊地带,我的观点,只要能遵守市场法则,未突破社会底线,不伤及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多些理性精神、包容态度和悲悯情怀。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还以为亲自去扫墓才算是孝顺,这是新版的“刻舟求剑”。随便给盖个“污染真纯情感”的戳儿,市场经济中不带这么玩的。(晴川)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我的风筝我的梦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精雕细刻
最炫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