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难产,羔羊有胎死腹中的危险。
尽管牧民双喜是古力古台河畔的接羔能手,可面对畸胎仍然束手无策,焦急万分。这个年近五十的蒙古族汉子,眼瞅着命根子般的羔羊生不出来,在羊圈里急得直打转,头上的汗珠子“叭嗒叭嗒”往下掉。
草原上的牧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冬羔壮实春羔赖,拉拉羔子时运来。在牧民看来,母羊产下一只羔羊,就产下一个金色的希望。作为巴林右旗白音他拉苏木巴兰诺尔嘎查的牧业大户,双喜饲养昭乌达肉羊300余只,其中基础母羊百余只。要知道,牧民最欢喜的莫过于接双羔,最忌讳的便是接死羔。因为,接下一只活蹦乱跳的羊羔,饲养7个月出栏后,1100元收入就能到手。如果接了死羔,对牧民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因此,目睹难产母羊的痛苦状,双喜两手一摊,无助地朝羊圈外头四处看。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双喜家,蹲在母羊跟前开始助产接生……
川流不息的古力古台河就像一条彩带,在巴林草原深处精彩地打了个结儿。这个结儿系着河两岸干部视牧民为亲人的情,想牧民所想、急牧民所急的心。羊年春节过后,全旗掀起干部下基层、助百姓热潮。旗动防站、改良站、草原站,各苏木草原站、动监站以及各嘎查技术服务人员,争先恐后为牧民群众降“及时雨”、送“雪中炭”,使全旗牧区羔羊成活率达到98%以上。旗农牧业局开展了以“进百姓门、查百姓需、送百姓方、解百姓忧”为主题的“便民服务直通车”活动。先后出动“便民服务直通车”百余台次、技术人员200余人次,进行畜病诊断百余次。“便民服务直通车”开进大板镇红星村,一度困扰农民的稻田粉虱灭除难问题迎刃而解;开进巴彦琥硕镇四家村,为去年遗留的除草剂喷洒药害问题开了良方;开进索博日嘎镇阿山河村,纠正了牧民驱灭牛羊体内寄生虫不规范问题……
这次关键时刻显身手的人,就是巡回牧区为群众解难题的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工作人员马山。作为高级畜牧师,马山是来了解牧民在接春羔上有无技术难题时,碰巧遇到双喜家母羊难产的。
突然,双喜眼前一亮,只见一只毛茸茸的小精灵,在马山手中终于脱离母体。
难产母羊接生成功,马山并没有丝毫大意,而是立即擦拭羔羊嘴巴,同时迅速剪断脐带,用随身携带的药品消毒,然后将脐带扎紧。一连串紧张而有序的动作之后,羔羊终于发出“咩咩”的叫声。
此时,羊羔儿渐渐欢实起来,蹬着四条腿学站立。双喜瞅着羊羔儿如同瞅着“金羔儿”和“银羔儿”,抱起羊羔儿爱不释手。望着马山离去的背影,他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用蒙语连连称赞:“赛!赛!”(记者邵涌河吴树良李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