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追记“4·22”扑火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优秀基层干部吉日嘎拉
 

  “‘吉日嘎拉’是幸福的意思……危险的时候他可以不冲在前方,危急的时刻他也可以迅速撤离。但是,他为了牧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对幸福的诠释……”一位同事在悼文中这样写道。

  面对偏远民族地区的艰苦条件和种种困难,吉日嘎拉无怨无悔地践行勤政为民

  4年前的4月22日,是吉日嘎拉赴任高日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第一天。他在工作日记本的封面上郑重写下父母对他的寄语: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作风,做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

  今年3月底吉日嘎拉离任时,把这个日记本交给了新任镇长新毕力格。与吉日嘎拉共事多年的新毕力格明白他的用意:“里面工整、详细地记录着他在这里所涉及的工作和问题,虽然他离开了这里,但他的心、他的牵挂还在。”

  高日罕镇原为国营农牧场,2005年转制建镇,历史欠账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吉日嘎拉在不到半年时间里,遍访全镇1348户,并把每一户的详细情况一一记录在工作日记上。看到近千户居民和牧户住在土房、危房里,他就先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立项目、跑资金,陆续为937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62处,打机井129眼。

  拥有1473平方公里面积的高日罕镇,公路建设一直滞后,遇到雨雪灾情,牧民出栏牲畜、调运饲草、购买生活所需极为不便。吉日嘎拉便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改善牧区的道路交通上。西乌旗交通局有一份2011年以来高日罕镇公路建设的明细表,从中可以看到,吉日嘎拉在任的4年,该镇新修砂石路、改建水泥路等总里程110多公里,修建过河漫水桥4座,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

  草原深处的无电牧户,是吉日嘎拉心头的一份牵挂。他三天两头去找旗电建公司经理陆金章,争取到风光互补项目,让690户牧户结束了无电历史。调任旗农牧业局的第2天,他还跑去找陆经理,嘱咐他抓紧让高日罕镇的电建项目开工。“他对工作负责到底的那股子劲头,真是让人钦佩。”陆金章说。

  2012年,由于降水量大,高日罕水库容量超限,先后2次提闸泄水,造成下游大面积水灾。吉日嘎拉带领镇干部连续两个月奔波在救灾一线。看到牧民的羊被冲到网围栏上,他就跳进水里一只只解救;看到牧民家里进水,他就蹚水背送老人和孩子,帮助牧民转移财产。灾后,他又协调蒙东能源公司等责任单位,为受灾牧民争取到870万元补偿款,挨户亲自送到。

  长期在潮湿环境里,他落下了荨麻疹的病根,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逐渐严重到全身瘙痒,经常无法入睡。同事劝他去看看病,可他根本顾不上,只能靠长期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来控制。在高日罕镇工作4年,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2014年全镇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7486元,比2011年的9485元增长了近一倍。

  “初来时还是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离开时却病痛缠身,瘦了20多斤……”想起朝夕相处的好兄长永远离开了他爱恋的草原,新毕力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面对权与利、公与私、大家与小家,吉日嘎拉始终把克己奉公铭记在心

  高日罕镇党委、政府的34名干部,有31人家在旗政府所在地,8辆公车每周要往返200公里,开支较大不说,搭不上公车时就得打的,往返一趟80元,这对于收入不高的镇干部们来说,是不小的开销。

  为解决这一状况,吉日嘎拉想方设法筹措到6万多元,购置了一辆通勤车。这4年来,他与同事们一起乘坐这辆通勤车上下班,从无特例,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政府开支10万多元。

  4月21日,吉日嘎拉牺牲的前一天,他在工作日记上写下了近期待办事项10条:邀请农业大学专家对2户牧民牲畜特殊病例进行研究;项目招投标和棚圈地方政策细化……从3月30日到任农牧业局至牺牲的22天,他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29页——联系协调工作、跑项目、谈业务、下乡调研,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刻没有停歇。

  “这22天,他下乡7次,每次都是天快黑才回来,回来就直接进了办公室,整理笔记,理清第2天需办事宜,直到深夜。”说话间,苏米亚的眼圈又红了。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