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5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4 11:0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东方在线  
 

   文章的六段论

  我们说技巧和个人的写作能力其实是不矛盾的,强调个人能力并不是说就可以胡写,还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掌握一个好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技巧方法,都是无效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策略。下面提供给大家的是一个比较死板的写作套路,不一定每个文章都用这种方针。一般来讲,议论文有两个论点,也就是说文章的主要构成是两个名词。但也不排除有些文章只能写一个名词、一个论点的情况。

  写两个论点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将这两个论点同等看待。也就是说,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把这两个论点排出次序。这两个论点中,一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另一个是不那么重要的。一般把不太重要的论点放在整段文章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的论点放到后半部分。那么,这样的写作策略会容易让老师感觉到你的文章是详略得当的,同时也有一个深度,在两者间都能够找到一个平衡。

  第一段,主要干三件事:细节地概括材料;然后用一句话把材料和论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强调材料中所透射出的东西,不仅适用于材料,同时可以超越自身,直指关于个体生命的成长的问题);提出论点。提出论点时一定要有侧重,它是有一个定义域的,在这个定义域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完整的句式把两个名词加在一起。

  第二段,文章要处理第一个名词。这个名词不能多写,所以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用三个排比句就够了。首先让这个名词关涉到个人,进而让它关涉到社会,最后让它关涉到国家。字数大概控制在100字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请记住:对于一个并不怎么重要的名词,从这三个角度罗列出三个排比句,就可以把它说得清清楚楚。

  第三段,过渡段,是将文章由第一个名词引述到第二个名词的关键。这部分应该写一个过渡句,告诉读者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第一个名词非常重要之外,真正核心的部分应该关乎第二个名词。

  第四段,文章进入真正的核心论述阶段。论述一件事就像我们做数学的证明题一样,最无效的方法就是用代入法去证明。这不是选择题,也不是填空题,必须通过字母推演和公式的推导,来得出你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不仅仅通过两个数字去验证它。因此,我们要充分论证一个论点,是先出例子,还是先对它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先写例子,是非常不科学的。

  如果用数字来证明一个结论,就算这个结论由10000组数字证明都是正确的,你仍然不能说他是成立的,因为可能到10001组就不适合了。数学证明为什么通过字母的逻辑推演,而不仅仅是数字代入的方式,原因之一就是任何一组具体的数字,都无法证明一个论点的正确。同理,你举的例子再生动贴切,任何一个个别的例子都无法真正证明一个论点的恒久成立。所以,在分析和论据的顺序问题上,一定是先分析论证,也就是用你的话语有理有据地,而不是通过举例的方式,把论点说清楚。

  第五段,举例子。举例子就相当于用数字代入的提问方式,它是相当于用数字代入的,所以我们看看在这种语文思维跟数学思维之间,在本质上是有非常强大的关联性的。因为数学中的证明题跟语文中的议论文论证一个论点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一定是命题有普遍成立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数字代入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而不是先通过数字代入,再说明一个普遍真理,这两者的先后顺序一定要搞清楚。

  第六段,结论段。如果说段落过于驳杂,老师会觉得你的文章实际上有一种散文倾向。如果段落过少,比如仅仅两到四个段落,那就很容易与大部分的同学写作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说,文章凸显不了你的独特性。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们发现,实际上六个段落不多不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