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文明尽在细微处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5 11:57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一日打车回家,出租车师傅站在车外吸烟,见我要上车,狠狠抽了两口,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上得车去,车饰清洁,空气清新,我好感顿生,于是攀谈起来,得知师傅也是包他人车以图生计。问他既然不是自家车,何必如此爱惜?他答说,车里环境好了,乘客坐车坐得也舒服嘛!

  这位师傅衣着朴素,操着一口本地口音,但无意中为自觉践行“文明”价值观做了生动的榜样。

  出租车能不能干净些,一直是众多乘客的呼吁。座套座垫污浊,司机任性“吞云吐雾”,这样的情景相信很多市民都不陌生。有同事曾戏称,自己当初去学开车,部分原因就是出租车环境太差了;有市民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宁愿选择等候女性司机驾驶的出租车;有国内某城市,对于车容车貌不合格的,还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可见,为了提升乘坐体验,乘客和相关部门也是“蛮拼的”。

  可事实上,作为出租车运营个体的这些师傅们,才是事关出租车文明生态的关键,按规定使用计价器,不拒载乘客,自觉清洁出租车内的卫生,烟瘾难耐就到吸烟区,等等,不用太多,举手之劳,文明尽现。

  《包头日报》(2015年6月5日) 01版

  贾慧珍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