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鞠萍姐姐为青城家长传授教子秘诀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5 16:3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6月4日,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大风车》执行制片人鞠萍姐姐携她的第一部家庭教育作品《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在首府呼和浩特与家长们探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传授孩子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的经验。

  当日上午,鞠萍姐姐首先来到呼和浩特市海新小学,海新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民族服装为鞠萍姐姐敬献了哈达,之后,3个班的学生为鞠萍姐姐赠送了十二生肖剪纸、书法作品、年画娃娃。

  在该校会议室,鞠萍姐姐和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亲切的交流。鞠萍姐姐说,她很想听听小朋友的烦恼是什么?一名小朋友当即举手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鞠萍姐姐给出的建议是,给自己列一个时间表,比如你是一个爱唱歌懂音乐的学生,那么,可以让爸爸妈妈把歌下载到手机上,就可以听着歌去上学,这就有了听音乐的时间。那么写作业的时候就要专心,不能看电视,也不能玩手机了。小学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做得越多,遇到考试就懂得越多,所以,干一些事情时,动作要快、要麻利,有效地利用时间。一位家长说,孩子们有时候不听话,就是磨蹭。鞠萍姐姐说,孩子最烦的是家长唠叨,另外,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孩子们最需要的是被尊重。一位学生说,她的爸爸妈妈老为她的学习吵架。鞠萍姐姐问孩子,你平时最喜欢和谁说心里话?这个孩子说,和爸爸。鞠萍姐姐说,评价家长在孩子心里的位置,就看孩子愿意和谁说心里话。

  鞠萍姐姐说,她小时候的理想是跳舞,后来一个亲戚领她到歌舞团,歌舞团的老师看了她的身材,又量她的腿,就把她的舞蹈梦拍灭了,因为她的腿不长又不直。后来她去学唱歌,当时,和她一起学唱歌的有蔡国庆与杭天琪。鞠萍姐姐说,他们唱得比她棒,她的长处则是组织能力。所以,实现梦想也要因材施教,要有基础要有条件。

  11时许,鞠萍姐姐来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小学,该校的学生为鞠萍姐姐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鞠萍姐姐说,和这么多年轻的家长在一起,她有一些小小的激动。在电视和电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七巧板》这个小小的节目陪伴大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今天,大家作为家长坐在这里,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困惑与疑问。她工作30年,积累的一些和孩子相处的经验,想和家长们分享一下。

  鞠萍姐姐说,她非常感谢她的小学老师,小学老师带她参加了少年合唱团,这打开了她实现人生梦想的第一步。她说,参与了集体的艺术活动,业余活动给她带来了很大自豪的同时,也锻炼了她的毅力。所以,孩子小时候吃点苦,在集体里和小伙伴一起做一些事情,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以后不管是挑战还是困难,孩子都会坚强面对。

  鞠萍姐姐针对家长提出的培养孩子兴趣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说,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必须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能提升吸引力。还有,孩子放学回家后,一些家长会要求写完作业再玩电脑,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这容易让孩子逆反,要容许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生活时间表,让孩子发展孩子的爱好。还有,每天要有和孩子交流的时间,让孩子讲一些学校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家长适当地给出评价。

  鞠萍姐姐说,她走上工作岗位后,每年会收到两大袋子孩子的信件,到现在已经有60袋子信件了,每当看到这些照片、信件,都会唤起她许多美好的回忆。当年,她和同事一起雕琢的《七巧板》这一栏目给大家带去了许多快乐,她感到特别欣慰。但是,她也有一些遗憾,那就是她中专毕业,失去了一些继续发展的机会。

  针对一些家长反映现在的儿童歌曲不好唱也不好记,她说,当年《大风车》的主题歌为什么受到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它的歌词朗朗上口,容易记,容易学。

  当日下午,鞠萍还走进和林格尔第一中学,上千名师生、家长聆听了鞠萍的精彩讲座。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了解到,鞠萍姐姐推出她的第一部家庭教育作品《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是由安徽少儿出版社精心组织策划推出的家庭教育力作。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目的时,鞠萍姐姐说她和陈群博士只有一个想法:当读者打开这本书后,不是感慨其他孩子的成功,转而仿效、追逐。她们想做的只是解读一个个当代孩子的真实成长故事,从中发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关键点,将教育的取舍与可鉴之道呈献给读者。(记者 李樱桃)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