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首府托县发展生物制药不忘环保治理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6 10:59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近年来,随着健隆生化、中牧生物、常盛制药等一大批淀粉加工和生物制药企业入驻托克托工业园区,并不断发展壮大,托县已成为自治区涉农龙头企业最多的旗县和国内较大的生物发酵产业基地,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还为聚集消化周边旗县粮食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托县也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玉米就地转化增值、加强环保治理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

  托克托县地处素有内蒙古“米粮川”之称的土默特平原南端,呼、包、鄂三角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便捷,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土默特平原粮食主产区之一。种植玉米是托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托县玉米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随着托克托工业园区的不断开发建设,托县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生物发酵产业,以当地种植的优质专用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用玉米副产品生产饲料,用于养殖业,以淀粉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原料药、饲料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进而生产各类药用制品制剂,最终生产成药品,实现科学循环发展。目前,入驻园区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发酵企业有10家,园区生物发酵容积达2.8万立方米,可年消化玉米80多万吨,使托县及周边地区玉米得到了就地转化增值,玉米的产业链条已由最初的淀粉、原料药,延伸到成品药,形成了玉米——淀粉——原料药——成品药经济产业链,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得到极大提升。其中金河生物股份公司年产金霉素5.5万吨,产量世界第一,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神舟生物、金达威药业年产辅酶Q10350吨以上,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70%。此外,为保障生物制药企业原料供应,托县还配套了正奇仓储物流公司、汇丰粮库和第五粮库3家粮食仓储物流企业。

  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托县加快了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更新改造速度,加快推进生物制药产业从研发、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到半成品、成品药的完整医药链的升级改造,努力实现制药产业和系列产品的生产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到目前为止,托克托工业园区生物制药基地内企业已经申报专利106项,获得国家授权的38项,为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的同时,托县始终把环保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实施环保治理工程,托克托工业园区生物制药基地利用发酵废渣为原料,利用喷浆造粒将废渣制成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构建玉米——发酵——废渣——有机肥料循环产业链,如内蒙古中兴环保化工有限公司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菌浆和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有机污泥进行造粒处理,生产有机肥料。这些措施,突破了制约托县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确保污水处理能够实现达标排放,截至2014年底,托县累计投入环保建设资金33亿元,建成大唐托电等脱硫脱硝装置12套、一级污水处理厂10座、二级污水处理厂1座、中水处理厂1座、高盐水晾晒池1处,通过实施企业源头治理、中间环节技改、末端优化提升等重点环保工程,构建了上中下游完整的四级污水处理体系。随着园区的二级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和大唐托电中水回用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托县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为节约和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做出贡献。(记者苗青通讯员高玉凤)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