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记者从红山区宣传部了解到,红山区针对农村实际,实施规划指导、村容整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善、乡村文明提升等五项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在村容整治方面,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四清四建六化”行动。四清是指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清理残垣断壁,清理杂物,清理庭院。四建也即各自然村至少要建一个地坑式垃圾点,联户建排污系统(排污管道和化粪池),建公厕及活动场,并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由村级组织保洁收储、镇街中转、区城管局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六化即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序化。
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突出“文化旅游带动型、产业支撑型、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型”三条发展路径,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旅游带动型路径上,重点打造东南营子、东三眼井村、三道井子等行政村。同时,重点将东南营子等村打造成文化旅游带动型示范村,把黑沟门村、柳条沟等村打造成体验观光型示范村。
另外,红山区除了对村容整治和产业发展工程进行规划指导外,在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上,规划指导各村建立文化室、文体广场,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培育特色农村文化,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公共服务改善工程将重点在加快构建农村就业、养老、教育、医疗、救助、权益保障体系下工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城乡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