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绿了草原 暖了人心——追记草原救火英雄吉日嘎拉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6 16:13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吉日嘎拉与妻子的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行走在乌珠穆沁草原上,远方天地相接。天空展现出草原特有的景象,一边阳光灿烂,一边乌云滚滚……

  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重走因灭火而牺牲的西乌旗农牧局局长吉日嘎拉走过的路,探访他牵挂着的牧民家,心情也如这天空般,一边因牧民生活的改善而欣慰,一边因英雄的离开而伤感。

  他是个热心肠,危急时刻总是冲在前面

  第一次看到那56本工作日记时,笔者被深深震撼了,20年如一日地做着工作笔记,需要怎样的严谨与坚持!

  翻开其中一本日记,里面有一份书写工整的花名册,用整整70页记录了高日罕镇每一户牧民的基本情况;就在他调任旗农牧局局长的最后26天里,仍密密麻麻记录了29页的工作笔记。西乌旗农牧局副局长哈斯高娃与吉日嘎拉相识已20多年,在她看来,吉日嘎拉从普通干部成长为领导干部,那股认真劲儿一直都在。

  吉日嘎拉是个热心肠的人,危急时刻,他总是冲在前面。2013年高日罕镇白音海勒斯台嘎查草场着火,吉日嘎拉赶到火场后,一把抢过别人手中的灭火器,自己冲在前面灭火;2012年高日罕大雪灾,吉日嘎拉为了送偏远嘎查牧民的孩子回家,车子坏在人迹罕至的草原深处,经过一个晚上的救援才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他,这在草原上非常危险。

  锡林郭勒盟盟委委员、组织部长狄瑞珍说:“他不是一时的逞英雄,而是在平时就践行‘三严三实’,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每个牧民都有他的电话,有事直接打给他

  草原赋予了吉日嘎拉朴实的情怀,也让他心中充满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爱。

  高日罕镇的每个牧民都有吉日嘎拉的电话,牧民有事会直接打电话给他,他也总是耐心地接听,所以在同事看来,他总是在接听电话。“我们当时还开玩笑说,你干脆把手机挂在耳朵上吧。”有同事说。

  在蒙语里,“吉日嘎拉”是“幸福”的意思。在高日罕镇,就有这样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桥。67岁的牧民包庆丰带我们来到幸福桥边,两个小山包之间的一条深沟,每到下雨时就会积水成河,横在嘎查牧民拉草路上。吉日嘎拉多方筹措为居民建起了这座桥,解决了40多户牧民的困难。当得知吉日嘎拉牺牲消息时,包庆丰哭了。他说,这座桥接通了牧民致富的道路,如今,他有500多只羊,年收入20多万元,“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座桥也是连心桥,为了纪念吉日嘎拉,牧民们将这座桥命名为“幸福桥”。

  驱车来到草原深处的“圣绿草业合作社”,27岁的负责人宝音巴图身穿蓝色蒙古袍迎接我们。这个合作社有11户牧民,拥有3万亩草场,吉日嘎拉帮他们申请补贴,指导发展,如今年收入已达100万。宝音巴图说,草原深处的每一个合作社都有吉日嘎拉的足迹。

  就在火灾发生前的一个晚上,宝音巴图还与吉日嘎拉聊到深夜。宝音巴图说:“那晚,他跟我说,他调到牧业局,虽然离开高日罕了,但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他。”在宝音巴图心里,吉日嘎拉是“高日罕人民的英雄”,也是自己心里的“好哥哥”。

  分居十几年夫妻终于团聚,幸福却未及回味

  吉日嘎拉是家中的独子,也是家里的主心骨。

  二姐斯琴高娃在呼和浩特市做小生意,吉日嘎拉几次到呼和浩特出差,看到姐姐家收入微薄度日艰辛,就苦劝他们回到西乌旗家人身边。三年前,二姐一家回到西乌旗,吉日嘎拉动员亲戚借钱帮他们一家开起了茶馆。斯琴高娃说:“他没有因为是家里独子而娇惯,反而觉得姐姐妹妹都是女孩,啥活儿都抢着干。”

  吉日嘎拉与妻子乌日娜因工作原因两地分居十几年。虽然妻子身患肾病,但吉日嘎拉一直没有提出调动工作的要求。去年6月,乌日娜因尾椎骨裂被送往锡林浩特住院,吉日嘎拉无暇陪护,但只要有时间,他就周五乘坐通勤车回到旗里,连夜自己驾车赶到锡林浩特探望妻子,周一早晨5点再赶回西乌旗,搭通勤车回镇里工作。乌日娜养伤3个月,吉日嘎拉就这样跑了3个月。

  由于妻子病情加重,组织为了照顾他们,今年2月将乌日娜调回了西乌旗工作,吉日嘎拉也在3月底回到了旗里担任农牧局局长。对于妻子而言,幸福就在身边,然而还没来得及回味幸福的感觉,就被一场无情大火击碎了……(记者 赵兵)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