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蒙牛爱心井,除了耗赖村的村民表示高兴之外,我们四子王旗的孩子们也洋溢出幸福的表情,孩子们用他们的画笔,表达他们的心声。”四子王旗第四小学教师吕志明说。
张帅然、曹馨予跑上前,将自己充满童真的画作献给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接过孩子们的真情,孙伊萍连声向他们表达谢意。
慰问草原父老乡亲
村子北有一口水井,井口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的,上面盖着一个木框的铁皮盖子。
“井有三四米深,这是地表水,井下水深仅有一米。井水又咸又脏,没办法,村民都这样吃,几十年了。有时遇到干旱,这样的水也吃不上。”张和平说,“蒙牛献爱心,来咱们村里建爱心井,村民不用花一分钱,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非常感谢蒙牛。”
不远处,有施工人员正在破土动工,那是正在铺设入户管道,用不了多少日子,村民在家中就可以吃上放心水了。
“非常有幸参加今天的活动,让我从呼和浩特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一路上,拍的照片非常多,一路上也感叹非常多,在内蒙古这么大的一个土地上,这么美丽的风景,使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感慨。蒙牛集团作为来自内蒙古的一家企业,一直践行着我们的社会责任,一直在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奉献着我们的绵薄之力。爱心井,是解决干旱地区的基本饮水问题,让每一位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非常感谢各地党委、政府和北方新报社,以及媒体的朋友,支持蒙牛集团一路走来,为内蒙古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打造爱心井。未来,蒙牛集团会持续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带动我们的员工,身体力行地去做。未来,希望蒙牛是一个平台,我们也会呼吁蒙牛身边的合作伙伴,加入到蒙牛‘有你最美’的公益活动中来。希望通过蒙牛未来一点一滴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为更多的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孙伊萍动情地说。
一辆商务车上,满载着米面油和纯牛奶,这是蒙牛集团为耗赖村父老乡亲准备的慰问品。
孙伊萍走进田秀梅家,为她送上慰问品。老人高兴地连声称谢,并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
坐在炕头上,孙伊萍与田秀梅老人唠起家常,并关切地询问她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孙伊萍打开牛奶箱,拿起一盒牛奶给老人喝。田秀梅老人喝了一口牛奶,喜笑颜开:“好喝!”
田秀梅老人掏出手机为母亲和孙伊萍拍照:“贵客临门,一定要留个纪念,再发个微信,让亲戚朋友也高兴高兴。”
临走前,孙伊萍紧紧握着田秀梅老人的手:“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田秀梅老人拿起柜子上的苦菜和鸡蛋,执意让孙伊萍收下。
村口,聚集了许多村民,他们端出了家里的鸡蛋、苦菜、葵花籽和土豆,表达他们深深的谢意。望着质朴的父老乡亲,孙伊萍眼睛湿润了……
告别了耗赖村的父老乡亲,人们踏上归途。许久,记者不经意一回头,发现在村头,村民们依然在送别,在那里站成雕塑的摸样……
【阅读延伸】
蒙牛:一点一滴有“你”最美
蒙牛在“一点一滴的好”的品牌行动号召下,以“可持续生态圈”的理念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理想。从深入牛奶源头的“牧场主大学”到渗透终端销售的“牛奶管家学院”,从聚焦产品创新的“大学生营养创新”项目到守护社会发展后备力量的高校防艾行动,从联动媒体、消费者保护生态环境的“壹块扫霾”到深度参与乡村教育事业的“我回老家上堂课”、“交换卡路里”等公益行动,蒙牛依托全产业链可持续生态圈,联动众多社会力量,将关爱延伸到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蒙牛还开展了很多针对不同社会问题的公益项目。这些“一点一滴的好”,以公益项目为媒介,将媒体、消费者和蒙牛连接在一起,人们认同蒙牛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对蒙牛产品产生好感,社会关爱的“一点一滴的好”和产业链上“一点一滴的好”共同组成了蒙牛社会责任的两行脚印,一同实现着蒙牛的品牌价值。
蒙牛集团副总裁翟嵋表示:“2015年,蒙牛将‘从更好的自己出发’,在公益事业上,蒙牛也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蒙牛将继续一点一滴的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理想,让公益也成为一项人人能够参与的温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