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追梦365】四代人见证的印刷变迁
 

  原标题:四代人见证的印刷变迁

  “咔嚓、咔嚓……”在多伦县颐和堂印务经营部内,一台小型自动单色胶印机正在飞速运转,不到半个小时,500张散发着墨香的宣传单整齐出炉。“这次活儿不多,你看,这么一会儿就完工了。”郭兴帮笑道。

  今年66岁的郭兴帮一辈子与印刷打交道。他告诉记者,从爷爷那辈开始,郭家就一直从事这个行业。从石印、铅印到胶印,四代人亲眼见证了印刷术的变迁。

  石印,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郭兴帮的父亲郭向川当时掌握的印刷技术就是石印术,是利用“油水不相溶”的特点创制的。父亲虽已过世,郭兴帮对石印的基本程序仍然记忆犹新:先用毛笔将文稿抄写在白纸上,再将其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脂肪性的药墨,使原稿在石版上显印出来,涂上含酸性的胶液后,石头就变成印刷机了。“父亲的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是我爷爷教的。”说起这些,郭兴帮很自豪。

  上世纪40年代,郭家从山西迁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创办了颐和堂石印局,1956年公私合营更名为颐和堂印刷厂。同时,石印技术也被后来居上的铅印技术所替代。

  1965年,多伦县征得一部全盟仅有的木刻版本《口北三厅志》,决定翻印。可是,当时多伦印刷的简化体铅字有限,不能满足古籍的印刷需要,尤其是生僻字,更是解决不了,郭向川提出采用石印。翻印自1965年5月开始,历时350天,全书约26.8万字。在郭兴帮的家中,记者看到了20页石印版复印件,文字书写规矩、地图清晰、印章逼真,完全不比现在的印刷水平差。

  1975年,26岁的郭兴帮进了印刷厂当学徒,他学习的是铅字印刷术,就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回想起当年的排版生涯,他感慨不已:现在从排版到付印,一二十分钟就能搞定。以前的工序要复杂得多!拼成一个版就得一个多钟头,排版人员需要根据文稿从字架上挑选铅字,字架上的数千个常用字、部位字、繁体字的位置都得烂熟于心。一个个铅字排成文章印出样张,几经校对后才能付印。遇上错字,排版人员得用镊子夹出来,拣出正确的字填上,再浇铸铅版进行印刷。“排版是个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加班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真是累人啊!”

  2001年,郭兴帮提前退休,与家人一起成立了颐和堂印务经营部。当时各大城市已经广泛使用胶印机,计算机在胶印中的应用及胶片输出机的问世,大大提高了胶印机工作效率。随着订单的逐渐增多,郭兴帮于2006年花费4万多元购置了一台中田小型自动单色胶印机,这台胶印机一直使用至今。在这个87平方米的印刷室里,裁纸机、订本机、排版机错落摆放,对郭兴帮而言,这都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我都66岁了,快干不动了。”郭兴帮无奈地告诉记者,唯一的儿子对印刷并不感兴趣。目前,家里的印刷业务一直由女儿郭东英承担。“姑娘毕竟身板小,我心里还是希望儿子能承担起这份家业。”老汉坦言。由于郭家人为人诚实守信,做事认真,即使现在印刷行业不景气,颐和堂印务经营部的生意也一直不错。

  如今,印刷行业革新不断,数字印刷、3D印刷都已不再新鲜。“时代进步了,印刷业肯定也是不断发展的。眼下,这台机器还能应付,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下一代吧。”老汉笑得很憨厚。(记者 施佳丽 赵丹)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