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宁城重点保护日伪时期“人圈”遗址
内蒙古新闻网  15-06-24 11:2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图为宁城存金沟乡老局子村宫家店集家部落西北角炮楼遗迹。图片由骞国安提供

  近日,朋友圈一则《赤峰宁城惊现日伪时期的人圈遗址》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昨日,记者采访到赤峰市宁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骞国安,对宁城县存金沟老局子集家部落遗址进行了详细了解。

  据了解,日伪统治者实施的集家并村,就是强行把很多自然村子的人集中到一个村子里居住。这种集聚而居的村子被称之为“部落”。这种部落一般选在离日伪军警驻地较近的大村落而建,部落四周筑上高墙。部落内实行十家为牌,保甲连坐,发放“良民证”等一系列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人进人出均须经日伪军警或其组建指使的“自卫团”、“勤劳奉公队”等严格盘查控制。对于这种部落,群众恨之,称其为“人圈”,民间亦称其为“围子”。

  据骞副会长介绍,集家部落修建于日伪统治时期的1942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它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野蛮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证,一直被当地村民认真保护,至今大部分围墙遗迹还在,但是一直对外宣传不够。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期间,作为日本军侵略中国的罪证将其重新重视起来,并希望将其申报为抗战遗址。

  集家部落在宁城县存金沟乡老局子行政村宫家店自然村,部落呈长方形,东西长300米,南北长210米,围墙石基泥垛,底宽1.2米,上宽0.5米,高3.5米。四角四座炮楼,东西向大路从部落当中穿过(大路就是现在村内后街的路,现公路为新中国建立后所修)。在大路通过的部落东西两端各开一门,宽可通马车,有门楼,安木门。西端的大门为木板门,东端的大门为木栅栏门,均是从被集家村子大户拆下运来。宫家店当时共计30多户200余口人。集入的村庄有盖子沟、左家沟、网子沟、楸子沟、上梁东、大梁底、小梁、喇嘛沟、小古山、大古山共10个自然营子150余户1000余口人。部落后围墙、东侧北段围墙及东北角、西北角炮楼遗迹还在,最高处2米有余。西侧、南侧及东侧南段围墙已不存,南侧围墙遗址在现村南部公路北侧30米处。骞副会长告诉记者,集家部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应进行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记者赵娜)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村庄换新颜 大葱十里香
让爱在奉献中永恒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