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时光荏苒。60年风雨历程,60年累累硕果。伴随着全盟经济发展,锡盟政协也走过了辉煌而曲折的历程,已经深深融入到实现跨越发展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宏伟事业中,始终与全盟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心血和智慧,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盟政协的政治地位、组织建设、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协干部队伍进一步充实搞活,多次注入“新鲜血液”,委员总数达到了165人,突破了1988年以来盟政协委员不超过150人的状况。在盟委的重视和关怀下,十二届锡盟政协将一直以来虚设的委员会改为实设,使盟政协的工作机制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锡盟政协想做事、能拼搏的干部、委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近年来,锡盟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在“抓班子,调整心态;抓队伍,充实力量;抓学习,提升能力;抓载体,做实工作”上下功夫,使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和收获。政协委员的构成也有了新的变化,平均年龄下降,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大批在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进入了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的阵容,体现了全盟各族人民大团结、大联合和统一战线的新发展,为充分发挥政协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锡盟政协始终坚持在履行职能的实效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确保协商监督和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了让委员、机关工作人员能够熟悉、胜任政协工作,盟政协一直把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发挥领导班子学在先、用在先的带动作用基础上,利用委员学习活动小组、机关学习日、编发《委员参阅》、网络在线学习、邀请盟党政领导通报全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及进行专题培训等形式,不断为委员、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履职知识、了解盟情创造条件。各种类型、内容的培训班,不仅使参训委员、机关干部增长了学识、提高了履职能力,也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专题协商会、座谈会等,就我盟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改革的政策措施、重要人事安排、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及统一战线的内部问题等进行协商讨论,集思广益,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一份份专题建议,一件件视察报告,已经转化成了盟委、行署和相关部门的具体行动,推动着我盟向转型升级、美丽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事实证明,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真正起到了下情上达“直通车”的作用,已成为了各级党政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依据,也发挥了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
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提案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近年来,提案质量不断提高,解决率逐年上升,通过梳理委员提案,每年确定重点提案,由主席、秘书长分工牵头进行督办。如,关于建立牛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的建议,由盟政协分管提案的副主席带队,赴基层调研,赴做的好的地区学习,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被盟委、行署采纳。此外,还召开提案督办会,就《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机制的建议》等提案进行督办座谈,使提案人与承办单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促进了提案办理的成果转化,推进了相关工作的落实。这些整合力量、拓展服务的形式,开创了提案督办的新途径。
盟政协针对我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实际,紧扣盟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围绕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积极开展调研视察,为推动全盟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形成了《关于我盟马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赴乌海市考察民主监督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赴兴安盟科右中旗、吉林省松源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考察情况的报告》、《锡盟农村信用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等一大批既考虑锡盟实际情况,又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盟委、行署破解难题、谋求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艺术,推进民族文化大盟建设步伐,盟政协成立了摄影书画院,并与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梦·草原情”全国美术书法摄影艺术作品展,共展出了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台湾地区的300余幅作品。展览期间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艺术研讨会、“吉祥草原”名家专题笔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印象体验等活动。为推动全区摄影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宣传和展示锡盟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以“牧民心中的梦”为主题,与自治区政协民族文化促进会、自治区政协摄影家协会等5个部门单位合作,举办了“草原情·心中梦”草原摄影文化活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对于保护、传承、宣传我盟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目前,盟政协修订、完善了政协机关的33项规章制度、委员履职12项工作规则、工作条例,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力、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机制,提高了机关运转效率,机关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全盟人民政协事业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使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工作、活动越来越规范。由于盟委重视、行署支持、政协努力,60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出现了空前未有的良好局面,十二届盟政协的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盟政协将进一步发挥“人才库”、“智囊团”和参谋助手的作用,为促进我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