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没少叫家长,父母也没少打骂我。见我没有悔改之心,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费飞说,他少年时就对网络着了迷,并因此耽误了文化课。
幸运的是,2006年,费飞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通信专业,可以名正言顺地玩电脑了,并且玩出了名堂——2010年9月,他刚毕业便投资500万创办了自己的网络通信公司,当年盈利10多万元。那时他只有22岁。
费飞是乌海市环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是乌海市创业就业优秀个人、乌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他是同龄人创业的楷模,不断被邀请去呼市、包头、银川等地参加创业宣讲,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有一次,呼伦贝尔学院一名学生说想开个果汁厂,费飞问他是否进行了市场调研,对进货渠道、仓储设备是否心中有数,那名学生不断摇头。费飞觉得,这样的创业梦其实是空想。“现在的大学生要么迷茫,在家坐着不知干啥;要么鲁莽,一冲动就想创业,毫无规划。”
费飞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知识、资金、人脉等诸多条件,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他不轻易鼓励大学生创业。他说:“要创业得先就业。不创业可能工资低一些,这也没什么。而一旦创业失败,则要负债,也可能面临一场灾难。”
费飞创业成功并非偶然。他有在深圳华为公司实习的经历,这个世界500强企业,让他见识了大学课本中没有的先进技术,最重要的是让他发现了商机。实习期间高达7000元的工资,价值不菲的内部股票,为他投资创业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那个推崇“狼性文化”的公司,竞争非常激烈,工作异常辛苦。实习结束后,费飞选择了离开。他回北京又找了一家网络通信公司,从最辛苦最基础的外线工干起。由于工作努力,且对网络设备配置比较精通,后来被抽调到机房,负责网络设备调测。
大学毕业后,费飞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工作稳定,待遇不错,但局限性比较大;二是自己开公司,前期投入大、风险大,但收益高。费飞结合自己的专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决定自己大干一场。“在乌海,有资质的民营通信公司就两三家,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这属于高纳税企业,政府也支持。”
然而,市场就那么大,从别人手里抢蛋糕可没那么容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面对一个年轻瘦小的后生,谁能轻易相信他呢?
“民营企业靠的就是服务,居民打个电话,我们24小时内就给安装好,当场试验能用了,再给钱。”费飞说,他们靠优质服务一点点取信于人,与物业公司签下了第一份订单——滨海B区两栋楼的网线入户工程。“很多设备都是英文,几个人常常安装到午夜。”费飞说,“所以你看,我们IT男都很瘦。”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这个年轻人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淡然表情。
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客户已增加到4000余户,去年公司营业额达1200万元;员工也增加到21名,其中最“老”的34岁。年轻人有创造力,费飞提倡员工搞项目孵化,他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有一个员工开办了电子商务公司,这是乌海市第二家有运营许可的电子商务公司,公司占60%的股份,对他,对公司,是双赢的好事。”说到自己的员工,他清瘦白皙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些许自豪。(记者 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