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手机软件“准预装”或者是解决方法
知名通讯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流量偷跑问题,主要是由于软件储存、更新、备份等引起。但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看待:一方面,流量偷跑造成了用户意外的流量支出;另一方面,部分流量偷跑现象其实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应用更新和信息备份。“归根到底,问题在于厂商并没有给用户选择权”。
项立刚表示,预装软件也分两种,一种是用户需要的,另一种是多余的、无法卸装的软件。怎么既方便用户体验又不伤害用户利益?把预装软件一棍子打死是不行的,但是任其泛滥也不应该。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办法,既可以让用户有选择权,同时又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准预装”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打包分门别类的内置一些应用,这些应用并不装在手机里,需要时下载安装。”
同时,项立刚也指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并没有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即预装软件装多少为宜?因此,在预装软件管理方面出台政策和达成社会共识是解决之道。一是从法律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制;二是行业协会应尽快达成共识。
不过,消费者对于手机流量偷跑则是叫苦不迭,一位名叫“青清闲”的网友私信记者说,“我的苹果6流量用得超快,500M的流量几天就没了。我现在都不敢轻易开蜂窝移动网络,上官网也查不到流量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对此,张毅给了消费者几点建议。第一,关闭自动联网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第二,判断哪一些软件最耗流量,将其删除;第三,如果该软件是预装软件,无法删除,那么用户应立即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媒体曝光,追究厂商责任。
对于智能手机市场乱象丛生的现象,张毅说,光靠行业自律是没有用的,一者违规的大多数是行业标杆,二者厂商存在逐利思想。“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处罚条例,尽管早前有公布相关规定,但是没有处罚条例,这也是目前手机行业不受控制的主要原因。”
必看
保护手机流量最强攻略
为了让大家不再被窃取流量,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原因,只要大家留意一下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流量莫名丢失有以下几种情况:1.内置垃圾软件;2.手机互联网服务设置问;3.使用习惯;4.错误的选择网络模式。
下面我们来逐一给大家说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发生。大家在新手机第一次开机后,请先关闭蜂窝数据,并且第一时间检查内置了哪些服务软件,如不必要请选择性删除,这些软件很多都是第一次打开就要联网,甚至收费。这些软件大多出现在山寨手机和廉价的品牌手机中。
很多时候流量莫名消失与我们的设置也有关系,我们以微信为例。微信可以在后台继续刷新并且提示是否有新内容推送,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网络的,如果大家习惯只按HOME键把它收下去,那么它在后台依然是要跑流量的,如果你是订阅号大户,恐怕这一晚上的流量也要20M—40M左右。
新闻类的软件也有费流量的地方,很多软件并不提示你什么内容比较费流量,其实在你用蜂窝数据刷新闻的时候,每动一下都跑了很多流量。大家最好把新闻类软件设置一下,比如只有在wifi环境下才显示图片,或是在蜂窝数据下只显示缩略图,这样每看一条带图片的新闻都可以省出0.3M—0.5M左右的流量。
说到这,小编做过个小调查:大家的蜂窝网络是不是24小时都是开启状态呢?小编询问了20位朋友,只有2个人是选择性开启蜂窝数据,其它人全都是24小时开启状态,这也是流量莫名消失的主要途径。
墨迹天气、股票、新闻、游戏等等,很多都是定时或不定时推送内容,就算你不用,他们也会与服务器交换数据,虽然占用的数据非常少,但一个月下来也会跑掉不少流量。
4G网络要格外小心,小编亲自实验发现,同样用2G、4G网络看新闻,2G网络消耗数据在5M左右时,4G流量已经消耗了60M左右。其原因也很崩溃,只是因为4G网络太快了,看着很爽,所有新闻图片、视频、GIF动态图全都瞬间打开,而且由于速度快,看的新闻条数也比在2G网络下多的多,所以流量在你很愉悦的体验下就这么没了。
这里有一个很崩溃的问题发生在了我朋友身上,月初移动送了1G流量给他,没想到2天之后就用完了,在查询之后才发现,他手机里的软件竟然全都用蜂窝数据自动更新了,大家试想一下,现在随便一个应用也要20M以上,如果你手机里的东西全更新了,恐怕你直接就欠费停机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手机进行一次彻底的设置,小编给大家列出几个典型的:社交软件自动后台刷新、新闻类软件推送、应用程序在wifi下更新、网络图片在wifi环境显示、云端服务手动开启、音乐不要在蜂窝环境下试听等等。
其实保护手机流量不被窃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用内置垃圾软件,蜂窝数据选择性开启,把导航地图等需要数据包的应用在wifi环境下提前下载好,只要你注意一点,流量一点都跑不掉。(内蒙古新闻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