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红色故土行 活力内蒙古 > 红色故土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红色记忆】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
内蒙古新闻网  15-07-30 08:5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1925年初冬,迎着塞外的寒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率领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一行,为继续落实中共中央《蒙古问题议决案》,来到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所在地张家口,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

  李大钊与内蒙古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是他最早在北京蒙藏学校引导一批蒙古族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并成长为内蒙古第一批中共党员;是他指导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多松年、奎璧等创办了内蒙古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是他领导的中共北方地区党组织在热河、察哈尔、绥远和包头,建立了党的4个工作委员会,使内蒙古开天辟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是他特别关注蒙古民族问题,执行中共中央《蒙古问题议决案》,与孙中山达成了组建蒙古民族政党的共识,建立了旨在为蒙古族人民解放的革命政党内蒙古国民革命党,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李大钊身着旧棉袍,不辞辛苦、风尘仆仆地首先深入到察哈尔农村牧区、工厂车间、国民军兵士中作调研工作。他在灯光如豆的油灯下,向农民们了解地主豪绅的剥削以及蒙汉农民同样受苦受穷的情况。他走进察北草原贫苦牧民的蒙古包双腿盘坐在地上,与牧民促膝谈心,了解他们受王公牧主封建剥削与压迫的情形。虽然语言要靠翻译来沟通,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来到京绥铁路工人运动发祥地—张家口车站,参加过京绥铁路罢工斗争的老工人和刚工作的新工人,团团围着这位中共领袖问这问那。李大钊对工人们指出,要翻身必须找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工人阶级内部一定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一天,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将军派人找李大钊有要事商谈,看到他正在工人宿舍里与工人谈话,并得知他晚上与工人同睡在只铺着一层干草的冷地上,令冯将军感慨万千。国民军士兵也纷纷来与李大钊相谈,倾诉军阀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经过李大钊等同志呕心沥血地忘我工作,1925年冬,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成立大会在张家口诚洁旅馆举行。来自热河、察哈尔、绥远3个特别区的农牧民、手工业工人代表,京绥铁路工人代表,冯玉祥国民军的代表,内蒙古各地党组织的代表,国民党的代表共200多人出席成立大会。

  当李大钊出现在大会主席台上时,代表们全体起立,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李大钊代表农工兵大同盟筹委会作重要讲话。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及为实现这一纲领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的道理。号召“蒙汉两族人民联合起来,谋求解放!”他还介绍了苏联工农兵政权的形式,并带领全体代表振臂高呼:“拥护苏联!” “农工兵大联合万岁!” “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赵世炎代表中共北方区委也讲了话。

  大会经过讨论并通过了《国民革命的任务》、《和冯玉祥合作的关系》等决议和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纲领及任务,选举产生了大同盟中央领导机构,李大钊当选为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赵世炎、韩麟符当选为副书记,陈镜湖、王仲一、吉雅泰、李裕智、郑丕烈、陈印潭、贾大容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均系中共党员,内蒙古地区党组织的负责人。大会决定创办大同盟刊物《农工兵》。

  会后,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大同盟选调北京大学和北京美术专科学校的几名同学组成《农工兵》杂志编辑部。《农工兵》以农牧民、工人、士兵为读者对象,以宣传农工兵大同盟的纲领和主张为办刊宗旨,以反映内蒙古地区社会和农工兵的革命运动的情况为主要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文章、幽默讽刺的漫画,揭示内蒙古深刻的社会矛盾,指明革命方向。中共北方区委和内蒙古各地党组织的同志积极为《农工兵》撰稿,使《农工兵》成为党领导下的继《蒙古农民》之后面向内蒙古地区的又一革命刊物。《农工兵》出版以后,在北京、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区发行,受到广大蒙汉各族人民的欢迎。通过阅读刊物,激发了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热情。《农工兵》直到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才在白色恐怖下停刊。

  大会之后,中共热河、察哈尔、绥远、包头4个工委和国民党热、察、绥及内蒙古4个党部,共同向各界群众宣传农工兵大同盟,发展盟员。热河特别区的建平、赤峰、开鲁、林西、林东、围场、承德等县的农牧民和士兵踊跃参加大同盟,建立了大同盟基层组织;察哈尔特别区在农牧民、洋车夫和警察中发展了大同盟盟员;绥远特别区建立了大同盟联合农民协会,在包头、河套一带“哥老会”中,发展了大批盟员,盟员达5万之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的建立,为实现蒙汉各族群众的大联合,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有如此众多盟员的大同盟,推动了内蒙古农牧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发展,使大革命出现了高潮,并汇入了全国大革命的洪流之中。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