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仅4个多月的时间,东北三省就相继沦陷,而华北又成了日寇觊觎的重要目标。地处东北和华北之间的绥远是日本西进中国腹地的重要通道。在这样的战略位置之下,当时绥远的省会归绥形势严峻。绥远的共产党人、爱国人士、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并进行广泛宣传,唤起了民众团结抗日的爱国热情。
1931年绥远省立小学地下党员杜如薪和进步青年苏谦益等创办了进步革命刊物《血腥》,通过刊物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宣传抗日救亡,呼吁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杜如薪、苏谦益等还在教师中筹建了“读书会”。 19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平文化总同盟”,派出由于伶、李佩衡、邸力(绥远籍人,回族,女)率领的苞莉芭(俄语“斗争”的意思)话剧团赴归绥演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这次公演一方面是为绥远筹款赈灾,另一方面是奉河北省反帝大同盟的指示,帮助绥远地区建立反帝大同盟。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简称“反帝大同盟”)是1927年由罗曼·罗兰、高尔基、宋庆龄等发起成立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支持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反帝大同盟”的总部设在上海。北平、河北等地都相继建立了组织。
话剧团在归绥旧城小东街大观园演出了《工厂夜景》、《英雄与美人》、《无线电急奏》、《瓦刀》、《血夜》《SOS》等宣传抗日救国赞扬反侵略的剧目。演出场场爆满,深受民众欢迎。
话剧团演出期间,于伶等人与杜如薪等取得了联系。为了避开干扰,杜如薪、苏谦益、马麟、于伶、李佩衡、邸力等相约到城北公主府荒野树林中的一座破庙里集会,酝酿了成立绥远反帝大同盟的各项事宜。集会中,于伶介绍了全国抗日救亡的形势及中国反帝大同盟组织的纲领和任务,还提出为了有组织地开展抗日活动,希望建立绥远反帝大同盟。杜如薪介绍了绥远知识界和爱国青年抗日救亡的积极要求,对绥远地区的抗日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讲述了绥远蒙汉人民的苦难生活现状。大家共同认为绥远革命基础比较好,基本具备了建立抗日组织的条件,当即决定成立绥远反帝大同盟,并制定了斗争策略和任务。绥远反帝大同盟由杜如薪任书记,苏谦益任宣传委员,马麟任组织委员,属河北省反帝大同盟领导,北平的联系地点为慈惠寺,由邮递工人侯荫棠传递来往信函。
绥远反帝大同盟成立后,在建立读书会的基础上,按照单线联系,秘密发展,逐步扩大的原则,发展盟员50多名。在具有反帝爱国光荣传统的归绥中学,省立师范、中山学院、省农科学校及省立小学等院校,先后组织了8 个反帝同盟基层小组。中山学院负责人武达平,成员任子良、安吉人、杜琏、宋守德;归绥第一中学负责人杨叶澎(又名杨栩盛),成员韩燕如(又名韩尚宽);师范学校负责人杨国兴,成员吴殿甲;省立第三小学赵维新;省立第五小学何继宗;铁路扶轮小学李迪九;归绥火车站何继武;农科职业学校也建立了组织。包头、固阳分别由朱葆光、侯清和负责。
绥远反帝大同盟还举办了读书会和绥远剧宽社。读书会主要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启发、唤醒、教育人们。他们想方设法购置和收集了当时被列为禁读的书籍,如高尔基的《母亲》、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法捷耶夫的《毁灭》、鲁迅的《彷徨》、《呐喊》等,还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及其它政治、历史等书刊,在盟员和青年中秘密传阅。读书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觉悟,增强了他们反帝斗争的信心。
绥远反帝大同盟将进步刊物《血腥》改名为《血星》,喻意在中国共产党这颗红星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刊物的内容主要是宣传抗日救亡,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形式上采取政论文、杂感、诗歌等,还有一些介绍国内国际形势和苏联革命的文章。整个刊物充满了战斗的气息,成为了唤起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阵地。由于发行量增加,刊物后来由油印改为铅印。铅印后的《血星》与北平、上海等大城市建立了交换关系,曾在上海“左联”的一个刊物上,被赞誉为“沙漠里的骆驼”。赞誉它在塞外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的革命精神。
绥远反帝大同盟还创办了归绥地区第一个业余话剧团“绥远剧社”,杜如薪担任社长,剧社在大观园公演了《无线电急奏》等剧目。演出前,特邀了《绥远民国日报》编辑、社会知名人士杨令德向观众致辞,苏谦益发表抗日救亡内容的讲演,深受各界群众的欢迎。
在绥远反帝大同盟的领导下,1932年夏建立了以各中学学生会为核心的公开组织“抗日救国会”。 1933年 2月,中共归绥中心县委成立以后,绥远反帝大同盟为党的外围组织,公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同年4月,绥远反帝大同盟派韩燕如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河北省反帝大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反帝大同盟的工作重点由爱国学生运动转到发动与组织工农群众共同抗日上。于是,绥远反帝大同盟有计划地开展了工运和兵运工作,由于行动没有注重隐蔽性,引起了当局的大搜捕。杨叶澎、韩燕如、苏谦益、杨国兴、杨一帆等先后被捕。杜如薪、王炳熨、武达平、任子良、杜琏等在进步人士和群众的掩护下,安全转移。绥远反帝大同盟遭到了严重破坏。
绥远反帝大同盟成立后,广泛宣传抗日救国,鼓舞了各民族人民的抗日热情,起到了唤醒人民、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