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鄂温克旗:原味牧户生活 成就金字招牌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8 16:07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鄂温克旗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优势,着力打造牧户家庭游品牌,吸引游客们走进牧民家中,体验原生态草原牧民生活,成为该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目前,该旗70%以上的苏木乡镇均建有牧户游,牧户游总数达69户,其中星级牧户2家。仅今年1—6月份,就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7.69万人次,同比增长7.9%;旅游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7.5%,带动相关就业300余人。

  水草丰美的鄂温克草原,自然风光格外秀丽动人。刚刚进入夏季,鄂温克旗锡尼河西苏木牧民斯仁达瓦和索布德夫妇就开始忙碌起来,支起蒙古包,用原汁原味的手把羊肉和布里亚特特色茶点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牧户游老板娘索布德告诉记者,她们刚开始搞旅游时,只有两个蒙古包,一个小厨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包,能同时接待200多个客人,去年投入80多万元盖的客房今年也投入使用了。而且,旗旅游部门还陆续为他家的旅游点配备了标准水冲式卫生间、铺设了450米砂石路和1000平方米停车场……随着接待能力的不断扩大,为满足游客们的需求,他们还增加了为旅游团表演布里亚特婚礼等民俗节目,生意真是越做越红火。现在,斯仁达瓦家的牧户游成为了全旗唯一一家五星级牧户家庭游,也是鄂温克旗打造的“巾帼家庭旅游示范户”。

  如今,在鄂温克草原上,这种利用家庭生态牧场发展的牧户家庭游已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牧民踏上了这条致富之路。位于该旗巴彦呼硕嘎查新牧区的40户集中项目房,由于交通便利,接待条件好,已然成为牧户游的新生力量。去年刚刚结婚的格斯日和萨库拉小两口就用他们的婚房搞起了牧户家庭游,当年纯收入就达到3万元。这两天散客接待比较多,接近中午,小两口忙着收拾蒙古包、为游客准备午餐。

  正在格斯日家里品尝美食的江苏游客王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这种环境轻松的家庭牧户游中,她们除了走进牧民家中品尝了原生态的民族特色饮食,欣赏了蒙古包内充满民族气息的装饰摆设、民族歌舞表演等内容外,还骑上马、骆驼在草原上肆意驰骋了一番。在万里草原铺翡翠的迷人风光中,真切的从各个方面了解和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的纯朴民俗、民风。

  近年来,鄂温克旗不断规范管理,出台支持政策,提升牧户家庭游的档次和水平,着力打造这一旅游“黄金品牌”。为进一步促进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牧户家庭游文化内涵,该旗旅游局充分挖掘以“三少”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和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活动项目,支持旗内现有的鄂温克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厄鲁特蒙古族、达斡尔族家庭牧户游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地方民族特产加工,引导牧户游家庭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积极支持做大做强,提升档次。通过各地景区带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的特色牧户游,如锡尼河东苏木和西苏木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牧户游、巴彦嵯岗苏木鄂温克特色牧户游、伊敏苏木厄鲁特蒙古族家庭牧户游、辉河德仁夏营地原生态牧户游等。

  此外,该旗明确提出对“牧户家庭游”采取政府指导扶持政策,在法律层面对家庭牧户游进行规范,保障牧民权益。201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接待户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鄂温克族自治旗旅游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旗旅游局与旗妇女联合会联手打造了“巾帼家庭旅游示范户”。(记者布日古德)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