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注胶虾”远离我们的餐桌
 

  原标题:让“注胶虾”远离我们的餐桌

  最近中国日报报道了温州水产市场“注胶虾”死灰复燃的新闻,让很多消费者担心。10年前,质监部门就曾围绕“注胶虾”专门有过打击行动。10年时间过去了,“注胶虾”依然存在着。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如何辨别“注胶虾”?

海鲜好吃,挑选有技巧。

  “注胶虾”就是在虾头、虾身上注射明胶。避免买到“注胶虾”最好的方法就是买活虾吃,因为虾注入胶水后,肯定会死亡

  在融桥海鲜城经营水产生意多年的王斌说,冰冻的大虾解冻后会显得干瘪,分量也会减轻,所以有些人会在虾头、虾身上注射明胶,增加重量,同时冰冻虾的外观更好看。他强调,其实避免注胶虾最好的方法就是买活虾吃,因为虾注入胶水后,肯定会死亡。现在市面上注胶的虾的种类一般价格都比较贵,因为越贵,注进的胶越值钱。

  那么融桥海鲜市场有没有“注胶虾”?记者采访了该海鲜城的一名管理员,这名张姓管理员表示,从来都没有接到过消费者有关于“注胶虾”的投诉。

  那么,“注胶虾”是怎么出现的呢?记者通过网络上的视频看到:商贩把保鲜剂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温水里,通过水泵将明胶和保鲜剂粉末混合的“胶水”压到喷枪中,再把喷枪上的针头刺入虾头,按压喷枪的开关,“胶水”很快就被注入虾头中,等“胶水”在虾头中冷却固化后,就可以销售了。

  明胶分食用明胶、医用明胶、工业明胶3种。食用明胶在食品中主要是被用作增稠剂,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长期食用,则会对人体的肝脏、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从而产生病变

  内蒙古中医医院肠胃科主任胡刚表示,明胶分3种:食用明胶、医用明胶、工业明胶。

  食用明胶在食品中主要是被用作增稠剂进行使用,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内长期食用,则会对人体的肝脏、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从而产生病变。而商贩们往往不仅仅注入明胶一种物质,还会在明胶中添加一种用于保鲜的化学物质。而一些不法商贩用铬含量高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工业明胶主要应用于家具、印刷等行业,其中含多种有害物质,不仅有铬、汞、铅,还有很多其他重金属及微生物。铬等重金属不仅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危害,还会对血液系统及细胞造成破坏,导致骨骼方面的疾病,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并使癌症发病率提高。

  胡刚强调,吃虾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卫生。虾还可能带有耐低温的细菌、寄生虫,即使蘸醋、芥末也不能完全杀死它,因此建议熟透后食用。

  辨别注胶虾要一看、二摸、三掀。此外,吃虾一定要挑虾线,吃各类海鲜食品都不能同时大量食用各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融桥海鲜城的海鲜摊主王小妹说:很多人都喜欢吃虾,但有些人吃虾的时候,没有挑虾线的习惯,虾线几乎都是虾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细菌以及脏东西,因此必须在食用之前去除,否则的话不仅容易出现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去线的方法也很简单,用牙签挑或活剥的方式即可。

  除了要知道去虾线的方法之外,同时还应该特别关注吃虾的注意事项,她提醒不管是吃虾还是其他的海鲜食品,都不能同时大量食用各种富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否则的话很容易出现中毒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另外,辨别注胶虾要一看、二摸、三掀。看:虾头跟随虾身,特别鼓的尽量不要买,因为虾头被注胶后肯定要胀起来,剥开虾壳仔细看,如果虾肉看上去透明鲜亮,无半透明物质则相对安全。摸:用手按一下虾身肉是否很有弹性,如果手指捏反弹力很大,且没有下陷感,则有可能为注胶虾。掀:虾头如果一掀就掉,头部冻成一个团,不是常见的虾脑样子,很有可能就是注胶虾。(文/图 记者 达古拉)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