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泊寒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是一个抗战故事的海洋。
在开辟和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过程中,蒙汉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共产党的抗日旗帜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配合、支持八路军浴血奋战。当地人民有的踊跃参军、奋勇杀敌,有的成为忠实的向导、机警的“耳目”,有的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有的担当采购员、运输队,有的支援物资、掩护伤病员,成为大青山支队坚强的后盾和力量的源泉。
我们走进大青山深处,听那抗战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留声机背后的故事
在内蒙古档案馆里,陈列着一部“老掉牙”的前苏联产留声机,它已经“失声”。拂去岁月的尘埃,在追忆中,一段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浮现……
在大青山深处,有一条山沟,名曰“井尔沟”。山高沟深,峰峦起伏,地势险要,武川县大青山乡阿路板村就坐落在山沟中。60岁的黄永胜居住在这里,留声机是他家寄存在档案馆的。
这部留声机,在当年来说可谓奢侈品,那么它是怎么到了大山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呢?
“我大(父亲)那时候救过黄厚的命!”黄永胜激动起来,“记事的时候,听我大叨唠,(留声机是)黄厚(派人)送来的。”
抗战期间,黄厚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二团团长、四支队支队长。
“那会儿黄厚是个团长,骑兵团团长,哪次打仗记不清了,他负伤了,在我家养伤。”黄永胜说,“一天,我大瞭见鬼子过来了。哎呀,这不行了,跑吧。”
黄永胜的父亲黄福寿,与黄厚年龄相仿,正是年轻力壮之时。
“(黄厚)枪伤在腿上,能骑马但不能登马镫,我大把他扶到马上。”黄永胜说。
黄福寿牵着马,护送着黄厚,向着村子南边的山梁大步流星。
山路崎岖,马匹难行。
“人家(鬼子)屁股后面躖(追)着了。后来没办法,把马摱(扔)了。”黄永胜说,他父亲黄福寿背起黄厚往山里跑去。不知道跑了多远,他们甩掉了鬼子,住进土左旗一个山沟里的人家。
抗战中的一次救命之恩,黄厚与黄家结下了一辈子的亲情和友情。
黄永胜回忆,当年他父亲“有骡子,跑得可快了”,经常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通风报信,运送物资。
黄永胜的四爷爷同样支持八路军。
“我的四爷爷就叫日本人打死了。那时候八路军在这个村里,日本人来了,他通风报信。在村子东边,鬼子开枪,他的腰部被打得穿堂。”黄永胜说。
黄永胜说他小时候“记住了”黄厚派人送留声机的情景,当时他已经六七岁了。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冬天的傍晚,在白毛风雪中,“一个当兵的背上来的”。
“当兵的往那儿一放,教我大怎么操作,连口水也不喝,就要回。”黄永胜回忆,“我大说你不能回,东边有个山梁晚上转向,迷路往死里冻。”
在黄福寿的劝阻下,“当兵的”才留宿一夜。
黄福寿播放唱片,惊动了全村人,老老少少都来瞧稀罕。
“老乡们每天来听,冬天也没事,(以后)逢年过节,都围在我家里听。”黄永胜兴奋地说。
黄永胜把留声机放在柜子里珍藏,有人听说了作为古董购买,他不肯,因为“这是个纪念”……
病危老人献出寿材
在土左旗白石头沟深处,杨家西沟已无人居住。83岁的杨子文带领记者来到杨家西沟,寻找大青山支队政治部主任彭德大的埋葬地。
抗战期间,这里成了大青山地区的“小延安”。
“当年,大官都在杨家西沟,就住在我们家。”提起往事,杨子文按耐不住兴奋。他说的“大官”,是大青山支队首长李井泉、姚喆、彭德大等人。
对于大青山支队选择杨家西沟驻扎的原因,杨子文总结为两点:一是他家粮食充足,不至于挨饿。二是他家就在山坡上,遇到日伪军袭击便于快速转移,“一出(门)就爬山了”。
杨家在杨家西沟有一顷多地,在后山有三顷多,一年有几十担粮的收成。杨子文还记得,每逢过节,他家就会杀羊,过年就会宰牛。
“他们抬(运)不来粮食,就吃咱们的。”杨子文说。
在山坡上,有几块山石,旁边长着三棵蔡树。杨子文说,当年彭德大牺牲后就暂时安葬在这里,建国后才被解放军移走。
1940年3月12日,彭德大外出,在固阳县小帮郎牺牲。
没几天,彭德大的遗体被战士们抬回杨家西沟,停放在山坡上。
“我老奶奶的寿材(棺材),松木的,抬上来给彭德大,打落(埋葬)在这儿。”杨子文说,“当时没有墓碑,那会儿谁敢抬(立)?堆了一堆石头,谁也不知道这里是彭德大的坟。”
一两个月的时间,杨子文85岁重病缠身的老奶奶就去世了,“抬(打)下一口杨木棺材下葬”。
“这个地方再抬个松木棺材费劲了,没有价。”杨子文说。
因为杨家是大青山支队的堡垒户,让日伪军恨之入骨。
在杨子文的记忆里,家里还被大青山支队叛变投降鬼子的胡定良“请了一回财神”。胡定良从察素齐镇来到杨家西沟,“抬走3个骡子,还有韩家的1个马,驮上东西走了。”
“最后人家(胡定良)临走,安顿我爷爷,‘抬人家一个马子,(你)给人家补上’。”杨子文说,“我家用15个绵羊、1个毛驴才(给韩家)补上。”
后来,日伪军变本加厉,再不是请财神那么简单,而是纵火烧房。
“烧了(房子再)盖起,山林都是个人的,杨木很粗,砍了盖房。但盖起又给烧了,(房子被)烧了7回。伪军进来,看到就给烧了。”杨子文说。
日子难以为继,杨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个年代)不怕?抬住你就抬死了,最怕伪军!”杨子文说。
“半截截房,不能住了。”无奈,杨子文家举家逃到后山去了,直到抗战胜利才敢搬回来住。
王老太太送子参军杀敌
“在抗战中,王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王老太太的故事至今广泛流传……”走进包头市土右旗,许多村民耳熟能详王老太太的故事。
在大青山地区,蒙汉群众踊跃送子参军杀敌报国,萨县(今土右旗一带)四区河子村王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
王老太太是抗日民主政府萨县县长兼县游击队长王经雨的母亲,名叫乔培玲。
王家是萨县有名的大户。家有三处房产,水田五百亩,车马齐全,牛羊成群,家大业大,生活幸福。王老太太有见识并深明大义,她虽然没有文化,却熟知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1938年秋,大青山支队在土默川平原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爱国青年王经雨参加抗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王老太太鼓励王经雨:“我不怕你革命抗日,就怕你干一阵子软下来。忠臣不事二主,你跟上共产党、八路军,就要一直走到底,死也不回头!”
王老太太积极支持儿子的革命行动,她自己也热情参与了抗日斗争。
王家成了我党政军干部来往隐蔽活动的堡垒户,王老太太掩护了许多同志,为抗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39年,王经雨身份暴露,被迫上了大青山。在严酷的环境下,王老太太带领着三个孩子东躲西藏。
王老太太义无反顾地变卖了部分家产,资助八路军和游击队购买枪支弹药。1940年2月,根据大青山支队司令员姚喆的指示,萨县游击队指导员杨思华带领三个班战士,把王老太太和她大儿子王培玉,孙子王友群、王友众,孙女王友梅护送上了大青山。从此,王老太太一家八口人有六人参加了游击队。与此同时,王老太太的两个儿媳仍然留在村子里,为抗日斗争充当“耳目”。
称王家为抗日之家,是名副其实的。
为了抗日救国,王培玉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王老太太强忍悲痛,佯装不知,她把眼泪咽进了肚子里,生怕影响他人的抗日情绪。王家偌大的家产,被日寇付之一炬,但王老太太并不为参加抗日工作而后悔。可以说,老人家为抗日毁家纾难,付出了巨大牺牲。
王老太太一家上山抗日的的消息,在萨县一带群众中不胫而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39年,在美岱召、芦家沟、莨艽梁等村已经组织起几个武装游击小组,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各个村庄,宣传抗日救国,伺机打击零散的日伪军,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
在此以后,当地群众以王家为榜样,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纷纷参军,走上杀敌救国之路。
任凭时光荏苒,但是老区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政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