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突泉县的各乡村行走,以往路旁随风而飞的塑料袋、成堆的生活垃圾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色,舒适宜居的乡村家园。在村屯路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清除垃圾,整治环境,成为村屯环境整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全力攻坚,干群整治环境再掀高潮。突泉县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村相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划片包干,分工到人。以“四清”“四改”为抓手,以实现四化”为标准,各部门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的时间,引领群众对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公厕、水沟、以及入村道路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加强对村民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教育力度,建立镇村社三级负责制,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长包户制度,一场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万份,干部群众投工投劳3万人次,出动车辆1200台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3万多吨,村屯环境显著改善。
同时,强化督导,突泉县成立3个专项督导组密集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督查工作,实现全县188个村督查全覆盖。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村进行表彰,对督查不合格的乡镇、村列出环境整改清单,提出整改建议,要求限期整改。
全天保洁,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为保持环境整治的成果,常态化全年严看严管不反弹,该县探索实施“农户自觉分类,村屯收集,乡镇转运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在各村规划建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填埋点、分类垃圾池、粪肥场等设施,从源头上治理“脏乱差”。同时,把公益性岗位集中用于农村环卫保洁,纳入县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保洁监督员队伍,配备垃圾清运三轮车和服装工具。目前,全县188个村464个自然屯配备环卫监管员492名,村屯实现了全天保洁。
源头治理,在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把村容村貌整治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围绕秸秆转化科技扶持项目,在实施“十个全覆盖”的村屯中重点选36个,建秸秆转化加工厂,目前部分村已开工建设。通过加工转化秸秆,消除秸秆对环境和空间的影响,腾出秸秆占用庭院空间,进行庭院绿化、发展庭院林果业,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环保、经济效益双赢。截至目前,累计投资6546.36万元,实施街道硬化项目5个,村容村貌改造类项目68个,累计发放果树苗9.2万余株,引领妇女在庭院栽植果树4万株。(驻站记者冯玉燕 通讯员何龙)